越剧音韵深度解析越剧源自浙江嵊县,早期演员多为当地劳动者,其表演语音纯粹采用嵊县方言的日常口语。随着剧种发展,演出扩展至城市,剧目丰富,不仅包括生活小戏,还吸收京、绍剧元素。为了适应官带戏和宫闱戏的需求,使用官话,因此在唱念中大量运用嵊县方言中的书面语言。此外,从袁雪芬引领的新越剧改革开始,在上海掀起一股革新浪潮,使得舞台语音发生了变化,以达到大众化、通俗化的目的。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演员放弃了一些过于俚俗的地方土语和土音,而是大量使用嵊县方言中的书面语音,并吸收了话剧、昆曲等其他艺术形式中普通话和中州韵的声音素。在建国后,有些字读音更趋向普通话,但仍保留有本地方言特色。据统计,有350多个字在从嵊县方言变为近似普通话或中州韵。
越劇舞台語調被稱為「越白」,其中以書面語音和類似普通話讀法為主,其中「官白」指的是這種讀法,而「土白」則是保持生活語音的一種藝術表達方式。在現代戲劇上,以官白為主導,而土白則作為色彩性質的藝術手段使用。在傳統戲劇如《箍桶記》等小戲,以及某些丑角角色之間,更常見到土白表現。
越劇聲調基礎於嵊縣方言,並與古漢語維持著血緣關係,它具有完整保存古漢語特點的地方,如聲母清浊對立以及聲調陰陽相對及入聲存在。這個獨特的系統擁有28個聲母(不含零聲母)、44個韻母、7個聲調形成20道韵辙共1129個單位構成其獨有的音樂律動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