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音韵与越剧李旭丹生子对偶

越剧音韵的演变与发展越剧,源自浙江嵊县,是由当地劳动人民出身的演员所创。早期,其舞台唱念语音纯系嵊县方言的生活语音,即日常交际口头语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本剧种的成熟,演出扩展至农村、城镇乃至大中城市,剧目也从生活小戏拓展到京剧、绍剧等古老剧种学习表演和移植新题材。

四十年代,由袁雪芬带领的新越剧改革在上海兴起,对越劇进行了形式和内容上的革新。为了提高舞台语言的大众化和通俗化程度,演员逐渐舍弃一些过于俚俗的地方话土语土音,而是大量运用嵊县方言中的书面语,并吸收融合了话剧、昆曲使用国语及中州韵中的声音素。

建国后,有些字读音进一步向普通话靠拢,但仍保留有本地方言特色的嵊县官话。在行内通称为越白,其中以官白为主,即使用嵊县方言书面语和近似普通话读音;而土白则作为色彩性的艺术语言,以保持传统风格,如在《箍桶记》等生活小戏或某些丑角角色中使用。

越白之基础声调乃是来自吴语系的一个支流,与中古汉语一脉相承,其声母清浊对立构成声调上阴阳相对,以及入声全部存在。这独特的声音韵体系拥有28个声母(除零声母外),44个韵母,7个声调形成20道韵辙构成1129个不同的音节,为越劇独树一帜的地位提供了坚实依据。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