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音韵深度解析越剧源于浙江嵊县,早期演员多为当地劳动者,其表演语音纯系嵊县方言生活语音。随着发展,越剧扩展至城镇、城市,并学习京剧、绍剧等古老剧种的表演和移植戏目。40年代新越剧改革在上海兴起,推动了形式和内容的革新。为了提高通俗性,演员在唱念时逐渐舍弃俚俗土语,采用书面语言并融入国语、中州韵元素。此后,有些字读音趋向普通话,与本方言特色的嵊县官话相结合。在1980年统计有350多个常用字如此变化。越白是其舞台语音称谓,其中以官白为主体,将书面语音与近似普通话混合使用;土白则作为色彩艺术语言运用,以增加戏曲表现力。在传统小戏中尤为常见。
越白依托嵊县方言基础,其声母、韵母、调都保留了汉中古特点,如清浊声对、阴阳声调对立及完整入声存在。形成独具特色之 音韵体系共28个声母44个韵母7个声调20道辙1129个音节构成。这一系统与其他地区或时期的汉语相比显示出独树一帜的地位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