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霞:越剧流派的艺术探秘
在中国戏曲世界中,越剧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其中,张云霞创立的张派是越剧旦角流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的一生致力于推动这一流派向前发展,使之成为越剧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童年时期,张云霞就开始接触京剧余派须生的表演艺术,并在1946年加入雪声剧团时受到袁派影响。她模仿袁雪芬的唱腔和表演技巧,这一基础后来又融入傅派俏丽多变的华彩,以及京、昆两种戏曲中丰富的声音元素。她的唱腔不仅有着委婉细腻的袁派韵味,而且还融合了西洋声乐发声方法,以真假声结合为特点,其音域宽广,可达二个八度。
代表作《貂禅·拜月》中的“独对明月诉衷情”段落,是内心独白式[尺调腔],表现出人物忧国忧民的情感波动;而《黛诺》则通过景颇族民歌元素增色,让观众感受到更多的情感深度。在《游龙飞凤》中,她一人分饰两个角色,用不同的声音语言塑造出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
张云霞注重刻划人物个性,在《李翠英告状》的某些段落里,她运用不同的板式,如慢清板、中板、急快板等,不断变化以展现人物情感层次。这些变化既自然又精准,从未让人感觉到过渡或突兀。这也正是她所谓“讲究美化”的一个体现。
除了擅长花旦外,张云霞也能胜任青衣、刀马旦以及闺门旦等角色,对同一行当的人物都能赋予不同的音乐形象。她在每一部作品中都能够找到最适合该角色的声音和表情,从而使观众感到身临其境。
至今,薛桂珍、袁小云、何赛飞、杨学梅、吴国兰、舒雪芳及洪倩等都是继承者们,他们不断传承并创新,使得张派成为越剧发展史上的一个亮点。張雲霞與她的學生們共同創建了一個跨世紀傳承的大師級藝術集群,這種集團精神與藝術價值對後世有著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