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寿华,1922年10月出生于浙江绍兴,是一位杰出的鼓师和中员。他出身于艺术世家,从小便表现出了对戏曲的热爱。在13岁时,他就已经开始学习艺事,为绍兴大班演员。随后,他前往上海,在林宝庆的指导下,转行学打越剧鼓。
胡寿华在上海市戏曲学校越剧班、上海越剧院学馆以及80年代初成立的上海市各区越剧团培训班担任兼课老师,教授了许多学生如何伴奏越剧。此外,他还参加了百余部大戏的演出,其中包括《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西厢记》等经典作品。他的演绎深受观众青睐,不仅在舞台上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为电影配乐如《梁山伯与祝英台》、《情探》等贡献了自己的才华。
他不仅是一名优秀的鼓师,而且还是一个创新者,对于越剧锣鼓点、板式、板腔进行了革新尝试,使得徽板、乱弹、调腔和嵊绍民间锣鼓有机融合,形成了一种独特而富有表现力的音乐风格。他编写了一系列关于越剧常用锣鼓技巧和板式分类的小册子,这些教材被广泛采用,并且他的论文《越劇鍾鼓之類型及應用》,成為《中國戲曲音樂集成·上海卷》的重要資料之一。
总结来说,胡寿华是中国戏曲界的一颗璀璨明珠,他不仅是传承者,更是创新的先锋,以其卓绝的技艺和无尽的情感,将古老而神秘的文化艺术推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