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桂芳的艺术形象,特别是她的小生扮相,是她在越剧界留下深刻印记的一部分。尹桂芳自幼对戏曲充满热情,在十岁时就进入了科班学习,十二岁便开始在舞台上表演。她初期主要饰演花旦角色,但后来转而成为一名优秀的小生,并且致力于越剧的改革与创新。在1940年代,她积极探索新的表演风格和唱腔技巧,并最终创立了以自己为代表的小生流派——尹派。
尹派的特点是优雅中带有深沉的魅力,以及纯朴隽永的情感表达。这股气质可以在她1941年录制的《破腹验花·楼台盘妹》和1943年录制的《贾宝玉哭灵》这两首歌曲中找到体现。尹桂芳的声音厚重而音色甜润,但她的音域不宽广,因此她专注于发挥低音区的优势,追求唱腔声音色彩丰富多变。此外,她还注重字音结合,使得每个字都显得清晰自然。
尹派中的旋律往往位于中低音区回旋,但在关键句子时会使用异峰突起的手法,以增加表现力,如《红楼梦·哭灵》的“林妹妹变成宝姐姐”那句,就通过突然跳跃到较高音区并采用假声唱法,展现出了宝玉悲痛的心情。
慢板是尹派的一个亮点,它们优美舒展,而且擅长用大段叙述性“清板”细致刻画人物情感。创作时,她会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如起腔安排、插句运用、板式转换和甩腔变化等,使整段音乐层次分明且自由自然。此外,她还善于根据人物感情变化,用忽快忽慢、紧松交替的手法来调整速度和节奏,使整个音乐既有规则又充满活力,如《浪荡子·叹钟点》的长片段“清板”,就通过九次速度变化揭示了主人公复杂的情绪波动。
起腔也是尹派的一个特色,其特点是在不同的剧目中根据不同人物感情进行变化,而通常出现在大段叙述性的音乐之中。例如,《山河恋·送信》中的“妹妹啊”是一种亲切婉转的声音,而《何文秀·算命》中的“妈妈听道”则更朴实直接,这些都是塑造人物心态的一种方式。而其他如《桃花扇·追念》、《秋海棠·心心相印》、《红楼梦·金玉良缘》以及《盘妻索妻·洞房》,每一处都有其独特之处。
在塑造不同角色的过程中,尹桂芳也吸收了兄弟剧种如京剧和苏州弹词等元素,为自己的作品增添新鲜血液。她甚至将京剧老生腔与绍剧激昂高亢的声音融合进去,比如在演绎国诗人屈原形象时,就采纳了一些京剧老生的技巧,以此来增强苍劲雄浑、刚健挺拔的情感氛围。而这样的创新也影响到了后来的许多艺术家,他们包括筱桂芳、高剑琳、宋普南等人,都受到了她的启发并继续发展着她的艺术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