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桂芳的越剧流派艺术:以柔为主、柔中寓刚的名段联唱在古筝伴奏下绚烂展开。她的小生扮相,源于她1919年出生于浙江新昌,10岁开始学戏,12岁进入“大华舞台”的经历。在那里,她学习了绍兴文戏、绍兴大班和徽班的精髓。她最初饰演花旦,但后来转而成为小生,并在40年代积极参与越剧改革。在传统基础上,她结合自身条件,融合各种元素,最终创立了独具特色的尹派。
尹派以委婉缠绵、洒脱深沉、纯朴隽永和清新舒展著称。这一风格,在1941年的《破腹验花·楼台盘妹》和1943年的《贾宝玉哭灵》等唱片中初露端倪。尹桂芳的声音厚实而音色甜润,但她的音域不宽广,因此她专注于发挥中低音区的优势,并追求腔词变化与韵味。她重视字行腔轻,以字重腔轻,使每个字都充满感彩。
尹派继承了中国说唱艺术的优秀传统,其唱腔徐缓流畅且动听。它注重声调与音调之间的融合,使每个字都清晰可闻。虽然旋律多处于中低音区域回旋,但在关键句时会使用异峰突起的手法增强表现力,如《红楼梦·哭灵》的“林妹妹变成宝姐姐”那句,用假声手法将宝玉悲痛的情感表达得更加动人。
慢板是尹派的一大特色,它优美而舒展,有着细致刻画人物情感的大段叙述性“清板”。通过多种艺术手段如起腔安排、插句运用、板式转换和甩腔变化,使整首歌曲层次分明且结构严谨。曲调紧随特征音调展开,而行腔往往体现有规则但自由自在地变化,即根据人物感情改变速度或节奏处理,让歌曲既徐也急又顿挫多变,如《浪荡子·叹钟点》中的长达116句的大段“清板”。
起腔是尹派的一个鲜明特点,它通常较低亲切自然,并根据不同剧目中的不同人物感情进行变化。在一些大段叙述性的部分里,突然插入一个节奏舒缓、韵味醇厚的起腊,不仅抒发了人物情感,还给观众带来了欣赏上的满足感,如《山河恋·送信》中的“妹妹啊”,其亲切婉转充满深情;《何文秀·算命》中的“妈妈听道”则朴实恳切,是整首“清板”的启示性唱句。
塑造不同角色音乐形象时,尹桂芳吸收了兄弟剧种丰富自己,如在《何文秀》的算命场景中,她使用四工腔并借鉴杭剧武林调和苏州弹词因素创造了一种新的算命调,这样做使声音既幽默诙谐又入耳难忘。而为了塑造国诗人屈原形象,她采纳京剧老生咏春之类技巧以及绍剧激昂高亢之声,使她的演绎更加苍劲雄浑、高亢激昂。
最后,由于她对这一流派影响巨大的原因,以及师承她的艺人如筱桂芳、高剑琳等人的存在,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越剧流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