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秋(1914~1984),是一位杰出的舞台美术设计师和绘景艺术家,他的艺术生涯始于1940年代,在东北的唐韵笙京剧团担任绘景和盔帽设计工作,并偶尔也参与演出。在那个时代,朱一秋创作的机关布景、空中飞人等特技作品曾让观众惊叹不已,深受唐韵笙以及当时剧艺界人的高度评价。解放后,他来到了上海,加入了合作越剧团,从事舞美设计工作。1957年起,他正式担任舞美设计师,为《血手印》、《白蛇传》、《母与女》、《王老虎抢亲》、《鱼针记》、《文姬归汉》等多部戏提供了精彩纷呈的舞台视觉效果。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转业后,1980年随着剧团重建的需要,被调回静安越剧团。他为《百花公主》、《玉堂春》及《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舞美设计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中尤其是对《光绪皇帝》的舞美设计更是成功得体,该作品中的舞台布置图曾被发表在《上海戏剧杂志上》,广受好评。
朱一秋在舞美设计方面勇于创新,如在《鱼针记》的演出中首次采用不关灯、不闭幕的活动布景;而对于每一次演出,《白蛇传》的舞美设定都有新的创意加以完善。他擅长精细刻画,用色调淡雅,又独具风格。同时,他深知生活对艺术创作至关重要,因此,在创作如《红色医生》的过程中他深入体验生活;而为《光绪皇帝》,他甚至前往北京故宫进行考察采访,以此增强作品的情感真实性。
除了他的专业领域外,朱一秋还涉猎多种爱好,如油画、小提琴、摄影和种植养草等,都有一定的研究程度。这使得他的视角更加宽广,对于他的艺术创作具有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