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安重返舞台忆尹桂芳 英语唱越剧纪念恩师

author
0 minutes, 0 seconds Read

1月24日,在美琪大戏院演出的《尹桂芳流派演唱会》将拉开纪念尹桂芳系列演出的序幕,而参加演出的茅威涛、赵志刚、萧雅、王君安中,只有年少成名、尹桂芳晚年倾力授艺的王君安因为留学深造,已经阔别舞台近十年,而今,她正在筹划出中英双语的越剧CD,给越剧界带来一股新风。

恩师比奶奶还亲

1987年,由《庐山恋》的导演黄祖模执导的尹派《红楼梦》到上海上演,场场爆满。当时年仅17岁的王君安,凭借贾宝玉这一角色成了上海滩家喻户晓的明星,确立了尹派传人的地位。为了给捧场,当时已近七旬的尹桂芳坐着轮椅每晚都到剧场看戏,每天陪着君安向观众谢幕。时隔这么多年,回忆起恩师尹桂芳,王君安依然恋恋当年:“我们不是普通的拜师和授艺关系,事实上,在我心里,那段日子朝夕相处的恩师甚至比我奶奶还亲。”

生活艺术都开“小灶”

“这之后,我和团里另外7位尖子生一起被送到上海戏剧学院进修。”每周末,王君安都会去太先生尹桂芳家,每次都被“开小灶”:“每次演戏,太先生就在演出前让家人煲了各种各样的汤,装在保温桶里带到剧场,一散戏就让我喝了补身体。”

艺术上,王君安也有小灶吃。尹桂芳当时行动已经不方便,但还是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地教王君安:“《盘妻索妻》、《何文秀》都是在太先生家学的,《梁祝》里《回十八》的台步,太先生也一点点给我指点。”

只恨没能见上最后一面

1996年,已经成为芳华越剧团当家台柱的王君安觉得自己的文化基础不够,毅然离开心爱的越剧,飞赴美国深造。“那时在那里的留学生多数是去读硕士和博士的,就我一个人是去读大学的。因为学戏,我耽误了很多文化课,感觉像是小学生直接跳读大学。我英文也不会,同宿舍的又是美国人,只能逼着自己没日没夜地学语言。”

孤身离家十余载,王君安最遗憾的,莫过于来不及见上恩师的最后一面:“我到了国外后,常常给太先生打电话,后来她听不清了,只能让人转述。太先生病重,我准备买机票赶回来,可是那时我没有绿卡,回了国就很难再到国外继续读书,最终被劝了下来。”

用英文翻译越剧真难

这次演出,重新回归芳华越剧团的王君安将演出尹派的看家戏《玉蜻蜓》。她还将推出一张个人CD《越韵风流——君安怀念先生尹桂芳》,其中收录了众多尹派名段,最特别的是,9段唱段由王君安友人一起翻译成了中英文双语演唱:“翻译越剧太痛苦了,往往改了词,就完全不是那个味道,后来我们只好先写出唱段的中文大意,翻成英文大意,再修改润色,就像那些意大利歌剧引进中国一样。” (谢正宜)

(摘自 《新闻晚报》)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