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兴市越剧团改革显成效

author
0 minutes, 0 seconds Read

随着时代的变化,电视、网络等新兴传媒的崛起,戏剧一度陷入低谷。成立于1958年的德兴市越剧团也在这种大气候中几近瘫痪。在戏剧艺术面临存亡的局面下,2005年,德兴市越剧团的几名骨干决心寻找县级剧团的生存发展出路。剧团领导班子重整思路,全盘分析了剧团的几大现实难题。一、演出成本过高,演职人员收入低,几乎是演一场,亏一场,导致演员失去了工作积极性。二、人员流失严重,专业人才严重匮乏。他们得出结论,剧团的不景气,虽然有环境因素的影响,但最主要的还是体制和人的问题。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就要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而且问题要从根子上解决。针对剧团的现状,剧团班子决定从人入手,建立一套适应市场体制的工作机制来调动人员的积极性。思路一变天地宽,德兴市越剧团在2005年的初夏,向社会广发英雄帖,自主招聘十名爱好戏剧演艺事业的年轻演员。团里启用几个仅存的业务骨干,采用传帮带的形式传授戏剧表演技巧。同时,制定了一整套旨在提高表演技能的相关制度,采取了三大举措:一是严格上下班考勤制度。改变了原来随意拖拉的工作作风,把涣散的人心凝聚起来,增强了全团的战斗力。二是主抓新学员业务学习。通过将业务考核与绩效工资相挂钩,实行以老带新,以优促劣。在演出之余邀请本市资深戏剧老师授课,督促全体演职人员苦练业务技能。每月组织评审组进行考评,依据考评成绩采取基础工资、考勤工资、绩效工资和演出补助相结合的形式拉开演员收入差距。此举打破了干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旧习,有效提高了演员的积极性,促使新学员的业务技能迅速得到提高。三是推陈出新应市场。在演职人员的业务技能提高后,德兴市越剧团适时推出新剧目,满足广大观众的需求。

改革很快显现出成效,德兴市越剧团上上下下面貌焕然一新,演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了。老演员们倾囊相授,青年演员如饥似渴地竞相学习表演技能。走进德兴市越剧团,只要没有演出任务,听到的就是演员们的练声吊嗓,目睹的就是演员们的勤练身姿,一派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仅一年时间,所有新招聘的演员就全部登台正式演出。他们全新的演出阵容、扎实的戏剧表演功底引起了广大观众的热烈反响。剧团还从浙江绍兴戏剧艺术学院引进了一名专业戏剧演员。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这些青年演员个个成为能独当一面的戏剧“小百花”,剧团也因此逐步走出了困境。

演员业务水平的整体提高很快在市场上得到了反馈,演出市场迅速拓宽。短短5年间,德兴市越剧团由原来的“出去找市场”变为“市场找剧团”。从年头到年尾,前来联系德兴市越剧团的演出邀请不断。德兴市越剧团走遍了上饶各县市,所到之处,老百姓热烈欢迎,盛况空前,许多地方甚至在德兴市越剧团到来时鸣炮以示热情。演出时,总是人头攒动,人山人海。仅今年春节期间,德兴市越剧团就受邀到各地演出达50场,在余干县乡镇演出时,每场前来观看演戏的人数达到了6000人次。今年3月,在市民的强烈要求下,德兴市越剧团在德兴广场搭台献艺,连演十天,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在市民们的热情要求下,德兴市越剧团不得不增演6场以飨市民。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