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一百年 越剧一百年 越剧:历经沧桑的芬芳 摘要:中国的戏曲种类很多,很多都有悠久的历史,但越剧的发展歌剧给人一种奇迹般的感觉。 越剧的渊源并不深厚,历史也并不悠久。 它从浙东嵊州农村发展到上海、全国、乃至海外,成为颇具影响力的地方戏曲,全部在20世纪几十年内完成。 是的,它独特的生命力就在于越剧的改革。 正是一百年来越剧人的不断努力,成功地完善了越剧,才让越剧之花在一角绽放,让我们惊叹于那清静清亮的歌声。 。 关键词:越剧、浙江改革唱腔 正文:中国的戏曲种类很多,很多都历史悠久,但越剧的发展却给人一种奇迹的感觉。 越剧的渊源并不深厚,历史也并不悠久。 它从浙东嵊州农村发展到上海、全国、乃至海外,成为颇具影响力的地方戏曲,全部在20世纪几十年内完成。 是的,它独特的生命力就在于越剧的改革。 正是一百年来越剧人的不断努力,成功地完善了越剧,才让越剧之花在一角绽放,让我们惊叹于那清静清亮的歌声。 。 越剧具有独特的江南农耕文化和受其滋养的柔和的越腔调。 越剧起源于绍兴农村,是“一群乡下人演的越剧”,历来“讲人民自己的故事”。 越剧起源于浙江省绍兴区嵊县。 清末在曲艺《唱书》的基础上吸收了余姚滩簧、韶剧等流派、剧目、曲调、表演艺术,在后来的发展中初具规模。 成熟,形成优美抒情的艺术风格。
百年酿千里香。 在浙江东部,四明山西麓,有一座建于西汉的古城——越剧发源地嵊县。 越剧是由“地上唱书”发展而来的,是流行于嵊县农村的一种自娱形式。 干活后,人们常常聚集在田野、晒场里唱歌、唱歌。 随着歌唱艺术的发展,他的影响力也不断扩大。 歌唱艺术家云集四方,将歌唱艺术带出了嵊县。 余杭岳阳楼的一次意外事件,导致艺人们分裂,地上的歌声分成了南北两派。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春,歌唱艺术家在浙江余杭首次尝试表演不同的角色。 清明节期间,他们在嵊县东王村用米桶和门板搭成的草台上正式以戏曲的形式演出。 从此,一种新型的戏剧诞生了。 为与绍兴流行的绍兴大板相区别,称为“小阁文书板”,简称“小阁板”; 因为很简单,乐器只有尺板和独鼓,又称“德独板”。 艺术家基本都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所以俗称男阶层。 曲调沿袭唱书中的“町OH调”,以人声为旋律,无弦乐伴奏,剧目由民间戏曲组成。 “越剧”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1925年9月17日上海《深圳》的演出广告中。小歌班诞生后,从嵊县流传到邻近的绍兴、宁波。 1910年,进入省会杭州。 1917年5月13日首次进入上海,在十六铺“新华园”演出。 由于它的粗糙和简单,观众很少,不到一个月就结束了。
随后,三批小歌团艺术家来到上海。 几经失败后,艺术家们注重学习绍兴台班和京剧的表演技巧,提高了艺术水平。 1920年以来,小歌一班几乎集结了较知名的演员,编演了一些具有自己特色的引人入胜的新剧目,如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编成系列剧、编演等。 《孟丽君》,由东阳班(婺剧)《玉钗》重新改编移植。这些剧目是适应“五四”之后兴起的争取女权、男女平等的思潮而改编的。为了适应城市环境、在竞争中生存,迫切需要改变,改变戏曲过于粗制滥造的状况,提高戏曲的观赏性。 1921年,他在上海升平阁舞台组建了越剧史上第一支专业乐队,-5的两个音在工尺简谱上为“筝”、“锣”,故称[正宫调],简称“正调”。 从此,【四弦筝调】成为男班的主调,初步建立了班体变奏的音乐框架。 1921年9月至1922年,男剧团先后将剧名改为绍兴文戏,并发展为古装剧。 他们吸收了京剧、越剧的表演程式和锣鼓,剧目受到当时流行的“海派京剧”的影响。 作为一部较晚上映的剧目,《烟雨江南唱缠绵》越剧善于博采众长,为己所用。 越剧的唱腔属于板腔风格,早期为单腔。 后来吸收了其他戏曲类型和音乐类型,逐渐丰富起来。
越剧的旋律清脆悠扬,优美抒情。 早期的越剧表演比较简单。 后来又借鉴了其他戏曲的动作程式,并从日常生活中提取了一些基本动作。 1942年,在袁雪芬等人的倡导下,越剧一方面吸收戏剧、电影的表演方法,真实细致地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活动。 更加细致和有节奏。 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形成了越剧表演中写意与写实相结合的独特艺术风格。 越剧套剧在写意、写实、虚实结合的基础上,创造了多种其他风格。 例如,吸收戏剧景物的表现方法,根据越剧独特的舞蹈特点,创造出中性、个性的景物。 布景设计强调从情节出发,呈现诗意意境。 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布景清新优美,有“江南杏花春雨”的风格; 《西厢记》的背景以简朴的寺庙为主,与年轻人追求爱情和自由形成鲜明对比; 《红楼梦》的设定,营造了“世代簪缨之家”的真实情境和独特氛围。 传统剧目中,都是以“老套”为基础,加以补充的。 丰富创造,形成装饰风景的风格; 还借鉴了一些民间艺术特色,如剪纸、皮影等,创造出具有浓郁民间艺术魅力的风景。 在服装设计方面,自1955年起,越剧有了专职服装设计师,改变了以往由设计布景的舞台设计师兼任服装设计的局面。
与北京、昆明等剧种相比,越剧的服装更加优雅、柔和、简洁、清新。 在色彩搭配上,突破了“上五色”“下五色”的规范,加入大量中间色,逐渐丰富色彩层次,显得更加雍容柔和。 服装材质不再采用传统服装的高反光软缎,而以不反光绉缎为主,包括天鹅绒、乔其纱、薄纱等,服装款式、辅料多为明代的。 从民间艺术和人物画中汲取灵感,创造出各种新款式,有云肩、项链、飘带、丝带、玉佩等,使服饰更加丰富多样。 经过多年的不懈探索和积累,越剧服饰轻雅飘逸的独特风格得以确立和发展,成为中国戏曲服饰的一个独特分支。 化妆吸收了传统水粉化妆方法的鲜艳色彩以及电影、戏剧柔和、自然的优点,形成了越剧化妆的生活化和艺术夸张的特点,给人一种柔和、抒情的感觉。感觉。 1958年3月,来自苏联的化妆专家瓦捷列夫佐夫来到上海戏剧学院讲学,为袁雪芬等演员做造型。 、整形化妆等化妆技巧。 随着越剧走向世界,一些国外化妆品也被越剧演员广泛使用,如美国的佛小姐油彩、胶水、美容贴等。 打底、提亮肤色、涂睫毛膏、涂眼影粉、用眼线笔画眼线、用唇线笔画口红、用美容贴贴假双眼皮、挂眼角、去皱纹等。很常见。
越剧舞台灯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也得到了真正的发展和完善。 20世纪50年代初,全民所有、集体所有的剧院通常有2至4名专职灯光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 1952年和1955年,吴宝章、明道轩加入上海越剧院担任专职舞台灯光设计师,开创了越剧有专职灯光设计师的先河。 比如《西厢记》、《祥林嫂》、《北国王》、《追鱼》、《红楼梦》等上海粤剧的灯光剧场全部由专职设计,充分发挥灯光的艺术创作。 也成为全剧的亮点。 20世纪80年代后,越剧灯光设计采用了“创意”意境,采用多光源、多角度全方位照明,利用亮度和光色的增强对比效果,增强动态表现力,使舞台出现在时间和空间中。 表现出流动、自由、无支点、无场景、多环境等写意表达。 越剧之所以能够在短短一百年的时间里从民间戏曲逐渐发展成为继戏曲、京剧之后的第二大戏曲剧种,其发展过程中就蕴含着创新。 一位老艺术家说道。 越剧改革从新剧的编演、剧本制度的建立、剧本制度的废除入手。 即使演出传统戏剧,也经过编辑和改编。 新剧目内容较以往有较大变化。 许多导演、导演和主演都非常重视戏剧的社会效益,主张对观众产生积极有益的影响。 他们编撰了大量反封建、揭露社会黑暗、弘扬爱国主义的剧作。 1946年5月(民国35年),学声剧团将鲁迅小说《祝福》改编成《祥林嫂》,引起了中共地下组织对越剧和地方戏的关注作为一个整体。
当年9月,周恩来在上海观看了学生剧团的演出。 随后,他又对中共地下组织如何搞好地方戏曲工作作出了指示和安排。 中共党员钱英玉、刘厚生被派往越剧界担任编导、导演。 随后,上海文艺界进步人士和新闻界人士共同就袁雪芬被黑帮抛弃事件和“越剧十姐妹”(袁雪芬、殷桂芳、筱丹桂、范瑞娟、付全祥、徐玉兰、朱水照、张桂峰、徐天红、吴小楼)也在《山河》义演和为筱丹桂伸冤的斗争中提供了支持。 歌唱方面也有重大突破。 1940年代初期,袁雪芬演奏《香妃》、范瑞娟演奏《梁祝》时,两人均与制琴师周宝才合作创作了柔和哀怨的《池调调》和《仙霞调》。 后来,这两首曲牌发展成为越剧的主要曲牌,并逐渐形成不同的流派。 在表演方面,越剧借鉴了戏剧、电影描绘人物和心理活动的表演方法; 另一方面,借鉴昆曲、京剧优美的舞蹈造型和程式化的动作,逐渐形成了写意与写实相结合的风格。 在舞台美术方面,采用立体布景、色彩缤纷的灯光、音响、油画,服装款式、色彩、材质柔和优雅,成为整体舞台美术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一系列改革逐步建立了正式的编、导、演、乐、美综合艺术机制,并成立了戏剧部负责综合舞台艺术工作。 越剧的改革导致了观众构成的变化。 除了原来的家庭主妇之外,还吸引了大量的工厂女工和女中学生。
上海解放前夕,从事越剧的几大剧团,如“学升”、“东山”、“玉兰”、“云花”、“青年壮”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越剧的影响。中国共产党蓬勃发展。 1949年5月上海解放。1950年4月12日,上海第一个国家剧团——华东越剧实验团成立。 1955年3月24日,上海越剧院正式成立。 剧院聚集了一大批具有较高艺术素质的编导、演员、音乐家、艺术家等越剧领域的专业人才。 在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方向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发挥了国家话剧院的表率作用。 此外,“青春”、“云花”、“合作”、“青年壮”等一批集体剧团也十分活跃,在演出演出方面也颇有建树。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是越剧的黄金时期,创作了《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红楼梦》等一批具有较大影响的艺术杰作。 、《祥林嫂》等在国内外获奖。 口碑极佳,《爱情侦探》、《李娃传奇》、《追鱼》、《春香传奇》、《碧玉钗》、《孔雀东南飞》、《何文秀》、《彩楼传》 、《金枝》、《血手印》、《李秀英》等已成为优秀剧目,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爱情侦探》、《追鱼》、《碧玉钗》和《红楼梦》也被拍成电影,使越剧进一步风靡大江南北。 在音乐方面,也创造了新的曲调。 例如,20世纪50年代,袁雪芬与作曲家刘儒合作,吸收男团艺术家的演唱方法,创造了一种新的“男调”类型。
1958年和1959年,傅全祥、袁雪芬分别在《爱情侦探》中的《行录》和《二烈士故事》中的《夸父》中创作了新的“六字调”。 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和传唱。 为了培养艺术接班人,1954年秋,华东戏曲研究所成立演员训练班,后改制为上海戏曲学校,招收男女越剧学生60名。 1959年毕业后,分配到上海越剧院组建男女合演实验剧团,系统地探索了男女合演。 他们用“同调异调”、“同调异调”、“同调同调”等方法来解决男女对唱的问题。 演员史继华、张国华、刘珏等人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为了保证越剧事业后继有人,上海戏曲学校于1956年开设了越剧音乐班。上海越剧院及虹口、静安等区也分别设立了剧院或戏剧学校,培养一批优秀人才,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 越剧起源于民间,是雅俗共赏的低声唱腔,探求音乐的源头。 在江、浙等地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近年来,人们欣喜地看到,“爱粤粉丝”、特别是爱粤人的年轻人群体不断壮大。 在杭州西湖之滨、绍兴浮山脚下,时常可以看到、听到越剧迷们曼妙的歌声,姿态完美,全神贯注,如痴如醉。 江浙沪经典越剧演出在绍兴举行,为期25天,上演30部经典越剧。 场馆爆满,80%以上的门票都是从市场购买的。 浙江多所高校相继成立了越剧社团和大学生“越剧爱好者协会”。 他们定期组织越剧名家见面会、大学生越剧交流会等,为大学生提供越剧演唱训练、欣赏越剧艺术的机会。 还举办高校越剧专场演出等演出活动。
把戏迷培育作为越剧艺术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共识。 “经过一百年的风风雨雨,越剧应该摆脱原来‘田歌’的状态,走上‘戏剧艺术’的道路。” 在越剧百年庆典上,毛伟涛表示,在电视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如果还停留在原来的“天歌”状态,一味迎合“吃瓜子看热闹的观众”,毛伟涛认为,越剧要想繁荣,首先要了解其发展路径。“越剧之所以能够在上世纪中叶在全国传播, “成为中国第二大戏曲流派,就是它走进城市,走向先进文化。”剧作家翁思佳说。他们认为,越剧虽然最初起源于乡村,但经历了舞台之后才达到了雅致的阶段。越剧作为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从两个方面进行保护和弘扬,一方面,通过专业演员和民间爱好者的表演,传承老剧目、创造新剧目,是保持活力的关键。越剧. 但同时,越剧资料的收集和研究也不容忽视。 不研究历史,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能长久; 没有阶段经验的总结,就不可能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层面,进而进一步推动实践。 因此,只有将舞台表演和演唱与案头研究相结合,才能实现越剧的全面传承和发展。 越剧最终的走向应该是多元化。 未来的越剧应该既能表现“春白雪”,又能表现“下层百姓”。 无论城市还是乡村,越剧都是在草根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是地道的公民文化。 也正是因为如此,越剧的百年复兴才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