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越剧艺术家赵志刚已经从上海越剧院辞职,此举不仅放弃了“铁饭碗”,而且还“丢”了副院长的职务。他辞职的原因,是为了“跨越台前幕后试水市场化运作”,利用自己的工作室,更好地发展越剧事业,此举值得肯定。
上海越剧院是一家具备国家级越剧艺术水平的剧院,拥有以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吕瑞英、金采风、刘觉、史济华等为代表的一批表演艺术家和以徐进、吴琛、苏石风、庄志、顾振遐、薛允璜、吴兆芬等编导音舞美等方面的剧作家、艺术家,也创造了剧目《梁祝》、《追鱼》、《碧玉簪》、《西厢记》、《祥林嫂》、《红楼梦》这样的经典辉煌成就,老一代越剧艺术家对中国戏曲文化的贡献,已经当之无愧地载入了史册。
进入新时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上海越剧的发展受到挑战,区县级越剧团有的撤销,有的名存实亡,像静安越剧团这样原先实力很强的团(前身称为合作越剧团),现在也不大演出了。而上海越剧院本身,由于近30年来未能超越《红楼梦》、《西厢记》、《梁祝》、《祥林嫂》四大经典,又面临浙江同行的挑战,越剧观众的不断流失,于是在越剧界“龙头老大”地位不再,近几年,他们创演的剧目,均很少能问鼎全国性权威大奖或列入舞台精品艺术工程的。与此同时,上海越剧院并不缺表演艺术人才,上世纪80年代成名的一批演员,现已成熟,就表演水平而言,有的实际上还超过了当年他们老师全盛时期的水平。
上海越剧辉煌不再,当然有多种因素,但体制上的原因是重要因素之一,即由国家包下来的办法,没有走市场道路,许多能担当主角的演员,一年演不了几场戏,长年累月没机会演出,又由国家养着,自然就没有危机感。这种“圈养”的办法,好处是衣食有保障,体现了对艺术界的尊重;不利的是像“温水煮青蛙”,一些艺术人才被消磨了锐气和意志。这几年,中央号召文艺体制实行改革,但对上海越剧界而言,改革的步子一直未能跨出根本性的一步,即由市场养艺员而不是由国家出钱养艺员。对此,文艺界有识之士议论纷纷。现在好了,终于有了赵志刚这样敢吃螃蟹者,自己跳出“圈养”的“围城”,走出上海越剧院这座“象牙塔”,这种勇气值得嘉许,也值得越剧界其他同行乃至上海其他剧种的艺术家效仿。
有人担心:赵志刚是上海越剧院台柱子之一,这根台柱子“抽掉了”,上海越剧的大厦会否倾倒?我认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30年来的实践证明,由于体制上的改革未有实质性突破,因而造浮于事,好多高水平艺术人才无法发挥作用,无法天天上台,赵志刚这么“冲击”一下,将有助于促进越剧界中青年的改革决心,激发他们拒绝“圈养”,走向市场。也许若干年后,越剧院“圈养”的一根根“台柱子”抽出来后,将会造就一座座新的越剧“大厦”,不仅能自已养活,而且能出大量好戏、出新的艺术流派。所以,我倒希望赵志刚的举动,能在越剧界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在上海越剧院中青年演员中,赵志刚是个有追求、“不安分”的人,这很好。我希望他跳出越剧院“圈养”以后,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增强判断和选择剧目题材的慧眼,在创作上有一个大的飞跃。
赵志刚带了个头,带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