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小百花越剧团郭栎华领衔主演的越剧莲花女传奇即将开演

author
0 minutes, 0 seconds Read

每周日下午的灯塔社区居民服务中心,并不像其他休息单位一样寂静,走近听到的是一群年轻人“咿咿呀呀”的吴侬软语。用郭栎华的话说,自西子小百花越剧团2013年3月成立以来,她就成为了整个杭州最年轻的团长。几乎每周只能排练一次,7月21日,由郭栎华领衔主演的越剧《莲花女传奇》即将在浙江胜利剧院拉开大幕。

第一场大戏差点惹官司

6月14日,浙江越剧团的认证微博发布了一条预告消息:“一部由杭州最年轻的越剧票友联手推出的大戏《莲花女传奇》将于7月上演于浙江胜利剧院。”转发这条消息的郭栎华没有想到,接下来会有官司找上门。

“我们没有在海报上注明编剧等人员名单,是觉得自己不够格啊。”

越剧《莲花女传奇》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最初由上海越剧团袁派演员方亚芬主演,讲的是一个年轻女子面对金钱和感情世界所产生的矛盾。“这里面的角色都比较青春,而且我认为这个题材还是有一些现代意义。”90后郭栎华身上有一份大气从容,让人觉得她的心理年龄远远超出实际。

但海报贴出后,上海越剧团的律师找到了郭栎华,告诉他们有可能涉及到侵权。郭栎华澄清说自己剧团全部是公益演出。

“律师跟我说你们就偷偷摸摸演好了啊,不要搞那些宣传!我就很无奈,如果不能告诉杭州观众我们的存在,那有什么意义呢?”最后的调解结果,是在海报上加上原剧本编剧的名字。

把杭城高校的越剧戏迷组织到一起演出,是郭栎华一直以来的梦想。杭州西子小百花越剧团是在他们的努力下得以成立的,旗下三十余名成员都是热爱越剧表演的大学生或毕业生,他们大多都在或曾经在杭州各高校的戏曲社担纲主力。当下,有些人已经毕业走向社会,有些学生正在放暑假,郭栎华指着会议室里一个正在排练的女孩说:“她最近很烦,因为婆婆正在催她生孩子呢。”

上一秒还在讨论演出前的最后排练时间,下一秒郭栎华已经拿起姿势“上台”了。其中戏里的一朵莲花是个贪图富贵的女子,郭栎华双手在胸前交叉成一个动人的姿势,“活在世上穷最苦,做人哪个不想富……”

我就是无师自通

和郭栎华对戏的,是扮演男主角吴若痴的蒋海萍。她的唱腔圆润动人,把戏里痴心的秀才演绎得不由让人心动。私下里,蒋海萍和郭栎华是合租室友,也是大学同学。

“我们都是传媒学院月雅戏曲社的,栎华当社长的时候,我们就在一起搭档表演。”蒋海萍的日常工作是一名电话销售,排练室里她是最投入的人之一。她和郭栎华在学校里一起表演过很多剧目,《救风尘》《红楼梦》《西厢记》,两人一起从大学校园走到了今天的舞台。蒋海萍说,郭栎华带戏曲社的时候才大一,但社团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活跃了。

“我们这里没有专业的越剧演员,大家都是从业余爱好开始,慢慢进步。”8岁时一首《蝴蝶的传说》把郭栎华从河南老家吸引到杭州读大学,喜欢古典文学的她十分向往江南文化,尽管语言并不相通。

“大学室友会每天看着你练唱吗?”

“她们求我我都不唱!”

“那你怎么学越剧?”

“基本上……看一遍视频就会了。”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郭栎华这样的天赋,她现在最担心的是剧团表演的质量,“我并不希望自己一直是主角,我期望的是剧团真正地百花齐放。”这次的《莲花女传奇》,也是郭栎华特意挑的角色较多的一台戏,辅导老师是浙江越剧团的著名演员李沛婕。

“人真的特别好,没有任何费用也来辅导我们,要不是浙越自己也在排戏,她今天肯定也会来。”虽然在表演上没有拜过师,但说到这次大戏得以上演,郭栎华口中说得最多的就是“××老师人真的太好了”和“不好意思”。小到服装上的一个配饰,大到排练的场地,郭栎华没有经济来源,每一次的争取都有一个故事,背后就多一位贵人。“送老师礼物他们都不收,我真的很怕欠别人的。”

而郭栎华除了要排演分饰两角的女一号,还要义不容辞地扛起剧团的后勤大小事。

“要质量、缺资金,但目前最大的事,我认为是找一个能帮我的人。”郭栎华的思维清晰,一点没有戏里莲花的优柔寡断。

说服自己去赚钱

郭栎华从没想过做民营剧团。

杭州西子小百花越剧团日后可能会成为浙越戏迷俱乐部的主力成员,目前他们在向省文化厅申请立项,希望能够举办全省高校联合汇演。他们也希望未来能够尝试自己创作剧本排演,这些都是郭栎华所说的未来的目标。

郭栎华说最近真的太累,既要完成既定工作,还要兼顾剧团。有一次在公司做演出的表格,早上五点多才回家。

“为什么不把它做成营利性质的?这样大家不用那么辛苦。”

“我不想。”

“是不想破坏心中神圣的艺术?还是压根觉得它不能赚钱?”

“我也说不好,可能是觉得它赚不了钱吧。”

郭栎华最大的期望值,就是能做到“以戏养戏”,一年如果做一场商演,利润能够支撑这一年所有排练的支出,她就特别满足了。“很多帮助我们的人,都是因为被我们感动了,像乐队老师等,这也决定了我们没办法做到盈利。”言下之意,感动并不能成为买单的理由。

在她的微博中,曾经转过一条甘肃最后一个秦腔戏班的文章,郭栎华打上了一个心碎的表情。传统戏曲文化对于现在的年轻人,像斑驳城墙上累积的尘土,厚厚一层的不了解。但如果有阵清风吹来,其实很容易就能转化为接受。郭栎华就想凝聚这些守护越剧的年轻人,把这门文化传承下去。

剧团里有本地高校的学生,还有从外地回来的杭州人,他们平常都有繁琐的学习和工作,只有周末,穿上水袖和厚厚的舞台鞋,才能轻歌曼舞地穿越回那个神秘年代。但是

“我刚去那个公司就请假不太好吧?”“剧院说21号演出当天不能合演,现在在帮我们争取19号……”这些都是郭栎华不得不面对的声音。没穿戏服,她一袭长裙,站在排练室中央,唱完一句还要小声嘀咕给旁边人:“这时候该你上场了。”游离在现实和梦境之间,她就像个三头六臂的古代超人。

“我以前太清高,老是说服不了自己,现在觉得该去好好赚钱了。”说完,她仔细挑选起调研越剧现状的大学生暑期实践小组拍摄的照片,把不好看的一一排除。“给你们半个小时采访,然后我们就继续排练,好吗?”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