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第一女小生茅威涛谦谦公子温润如玉

author
0 minutes, 30 seconds Read

如今,人们往往因为一个著名演员的艺术魅力而认识或接触到一部戏剧。 说到越剧,毛威涛无疑是代名词。 无论是传统的《五姑娘福寿》,还是新编的话剧《孔乙己》、《书屋》,毛威涛塑造的经典人物形象深入人心。 这是当之无愧的。

谦公子,温润如玉,如果说这种质感只留在越剧姑娘的风韵中,那毛威涛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毛威涛一直在舞台上扮演男人。 她笑说,自己一辈子都是女人,却一辈子都是男人。

君子温润如玉

越剧王君安的越剧全剧_越剧钱惠丽所有越剧_越剧知识/

毛威涛——《越剧第一姑娘》

毛伟涛,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62年出生,祖籍浙江桐乡。 17岁开始表演,1982年毕业于浙江艺术学校,同年加入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1984年,年仅22岁的他获得中国话剧梅花奖,成为越剧第一位青年演员。

艺术成就:毛威涛相貌英俊,气度不凡。 他在演唱上继承了殷派,并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发展。 他在唱歌、读书和穿着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其表现潇洒典雅,含蓄深邃,集内心体验与程式化表达于一体,使其人物塑造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

代表剧目:《何文秀》、《孔雀东南飞》、《五姑娘福寿》、《大漠王子》、《桃花扇》、《胭脂红》、《西厢记》、《陆游与唐婉》、《冷情》、《孔乙己》等。

获奖情况:1984年获第二届中国话剧梅花奖; 1986年全国越剧演员广播大奖赛十强之一。 上海市白玉兰奖女主角; 1994年获第四届文华奖、中国小白话越剧节金奖。 1999年获第九届文华奖、第十届上海市白玉兰奖和五个一工程奖; 2007年荣获第23届梅花奖,创造了越剧界唯一的“三度梅”。

浓烈多彩,充满戏剧性

1962年出生,祖籍浙江桐乡。

17岁开始表演,中学毕业后,1979年考入桐乡县越剧团,登台演出后,被剧团送往浙江省艺术学校深造。 殷桂芳、殷晓芳对他赏识有加,成为殷桂芳的第三代弟子。

1982年在浙江省首届小百花演出中,因演出《潘妻索妻鲁珍》获优秀小百花奖,并入选新成立的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1983年,在浙江艺术学校训练和排练后赴香港演出,成为耀眼的新星。

年仅22岁,赴京参加国庆演出,获得第二届中国话剧梅花奖。 受到邓颖超等国家领导人接见,被国家戏剧协会誉为剧团“五朵金花”之首。 成为越剧第一小生,一直是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顶梁柱小生。

1990年主演《陆游与唐婉》获第四届浙江话剧节男演员一等奖,上海市霞飞杯越剧明星。

获第11届梅花奖《二梅》,主演《陆游与唐婉》获文化部第三届文华奖、第四届上海白玉兰奖女主角奖,《西厢记》获第五届浙江省戏剧奖盛典演员一等奖。

1994年,《西厢记》、《陆游与唐婉》获得第11届梅花奖,开创了歌坛“两度梅花期”的先河; 《西厢记》获文化部第四届文华奖; 百花越剧节金奖。

1997年9月,《冷情》获东京国际舞台表演艺术奖、“浙江鲁迅文艺优秀作品”、第七届浙江话剧节演员一等奖、“文艺百强”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工人”称号。

1999年7月任浙江小白花越剧团团长。 同年获第八届浙江话剧节表演艺术优秀成就奖,《孔乙己》获文化部第九届文华奖、第十届上海市“白色戏剧奖”。 白玉兰男主角奖、中国话剧盛典奖;第七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第五届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获中日话剧友谊奖(杉山太郎设立),《陆游与唐婉》获全国十大优秀舞台美术工程优秀剧目,《书屋》获第九届浙江省优秀演员奖戏剧节。

2007年,《梁山伯与祝英台》获得第23届梅花奖,创造了越剧界唯一的“三度梅花”和“浙江骄傲”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形象。

2010年,《梁山伯与祝英台》获得“第十三届文华表演奖(九届艺术节政府最高奖)”,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我不喜欢红色衣服,我喜欢武装

说到越剧,毛威涛无疑是代名词。 她在《西厢记》、《陆游与唐婉》、新版《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塑造的男性形象,来自敢于追求自由恋爱的俊秀书生张生,到循规蹈矩却死于情场的梁山大叔,再到屈服于封建礼教而放弃爱情的陆游。 毛威涛作为女儿,将男人演绎得淋漓尽致,被誉为“越剧第一女学员”。

越剧钱惠丽所有越剧_越剧王君安的越剧全剧_越剧知识/

毛威涛《越剧女一号》

毛威涛的技艺有殷桂芳亲授传授,更得到殷派第一、二代传人殷晓芳、宋普南的悉心教导和帮助。

容貌俊秀,气度不凡,表演飘逸脱俗,潇洒飘逸,表演细腻深邃,含蓄深邃,善于塑造人物,能吸收北京、昆明的表演方法、川剧等戏曲自用,将内心体验与程式化融为一体,使人物塑造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 她的唱腔继承殷派,吐字清晰,吐字流畅,音色圆润,韵味悠扬,并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发展而成。 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 继承中有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称为“毛腔”。

演唱在为传统越剧观众所接受的同时,也为广大现代观众所喜爱。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力求以现代意识反思历史人物,赋予越剧小众新的深度和韵味。 海内外毛粉众多,为之着迷。 大江南北也自发成立了“毛饭会”,出现了最广泛的越剧演员“追星”。

毛威涛从艺近30年,在舞台上塑造了许多耀眼的艺术形象。 如《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何文绣》中的何文绣、《五女拜寿》中的邹世龙、《汉宫诉状》中的刘询、《孟丽君》中的孟丽君、李君《陆游与唐婉》中的玉,陆游,《西厢记》中的张弓,《冷恋》中的荆轲,《唐伯虎之陨》中的唐伯虎,《大观园》中的贾宝玉,以及新版《梁祝》中的孔乙己孔乙己、梁山伯等。

越剧钱惠丽所有越剧_越剧王君安的越剧全剧_越剧知识/

1989年《陆游与唐婉》,毛威涛饰演陆游

1989年,由顾锡东编剧,杨晓庆导演的《陆游与唐婉》创作。 这部新编越剧拉开了“诗意越剧”的序幕。 该剧迄今已演出数百场,是在观众中影响最大的越剧剧目之一。

《陆游与唐婉》讲述了宋代诗人陆游与妻子唐婉凄美的爱情故事。 毛威涛饰演陆游。 他以独特的风格和独特的演唱风格,将陆游这个处在情感和家庭矛盾中的青年演绎的淋漓尽致。

在该剧中,毛威涛对感情的把握很深,对心理的刻画也很细腻,将陆游在封建宗法制度压迫下无处报国、对爱情的渴望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插曲:

表演《陆游与唐婉》时,毛威涛观看了上海昆剧团的《凤簪》,他非常喜欢一个设计:纪振华饰演的陆游,开头很年轻,但到最后他成了一个留着胡子的八十岁老人。 岁陆游。 毛威涛想模仿,留胡子,演陆游老人; 顾惜东认为年轻的女孩子不应该留胡子,否则有违审美定位,所以坚决不改。 毛威涛很固执,你不改我不演。

戏打不下去,导演杨晓庆夹在中间,进退两难。 随后,顾锡东给毛威涛打电话,告诉她自己改不了戏的原因,电话那头流下了眼泪。

”顾叔去世后,杨小青在追悼会上说,我意识到顾叔是因为他的艺术创作而生气哭泣的,他可能对我又爱又恨,我想演那个老陆游而已因为看了,希望昆明戏能有更多的表演空间。 毛威涛说。

越剧王君安的越剧全剧_越剧钱惠丽所有越剧_越剧知识/

1991年《西厢记》,毛威涛饰演张弓

浙江小白花越剧团的代表作《西厢记》创作于90年代初,由著名导演杨晓庆执导。 1991年3月首演后,小白花版《西厢记》被众多影评人誉为最佳改编演出。 著名剧作家龚鹤德、刘厚生、张庚、黄宗江等都对它赞不绝口。

剧中,毛威涛在柔弱中彰显英气,在帅气中彰显刚毅,举手投足间尽显本色。

1994年,毛威涛凭借对剧中张弓一角的精彩演绎,获得了第二届中国话剧梅花奖和第二届文华表演奖。

插曲:

一开始,由毛威涛塑造的张弓在戏曲界引起了争议。 原来,毛威涛为了表达张珙收到莹莹来信的激动和急切,参考了表演中川剧小生的形象,设计了“抖”、“踢”的动作。 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细节,引起了戏曲界人姓“岳”还是“川”的质疑。 不过,这种博采众长的理念和精神最终得到了观众和专家的认可。

越剧知识_越剧钱惠丽所有越剧_越剧王君安的越剧全剧/

1996年《冷情》《冷情》毛威涛饰演荆轲

1996年,浙江小百花越剧团首演冯杰1996年创作的越剧历史传奇剧。

在电影《冷恋》中,毛威涛在其中饰演荆轲,长相十分帅气,正值颜值巅峰期,潇洒帅气。 这部戏的表演不多。 即使在今天,这仍然被认为是非常大的一步。 剧尾的扇子舞非常优美,由著名舞蹈家金星表演。

毛威涛在《冷恋》中挥舞扇剑,从遥远的时空走进了当代观众的视线。 她捕捉史实内涵,发现游侠如仇如仇、抗暴助弱、有情有义、有智有勇的独特特质。 荆轲的气质拓展了荆轲的“情场”,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不甘牺牲自己的生命,以情为祭,不得不为君主“自毁”的悲剧人物的悲剧意识.

毛威涛以对女性气质和男性气质的独特理解,改变了中国戏曲重表演轻体验的传统。 对越剧小众表演进行新的探索。 一把儒生的折扇代替了游侠的长剑,传达的情感更加亲切。 这不仅仅是生活符号的变化,而是从具象到抽象的高度提炼和升华。

越剧钱惠丽所有越剧_越剧知识_越剧王君安的越剧全剧/

1998年《孔乙己》,毛威涛饰演孔乙己

1998年,毛威涛向小白花申请无薪离职,暂时离开体制,成立了自己的话剧工作室。

工作室的第一部作品是郭晓楠导演的《孔乙己》。 毛威涛找到绍兴咸亨集团联合制作,用的是浙江越剧团的班子。 虽名为《孔乙己》,其实收录了《医学》、《狂人日记》等文章。 孔乙己不是鲁迅笔下那个读书失败、发财失败的老儒,而是一个生机勃勃、知识渊博却力不从心的才子。

在毛威涛演绎的所有剧目中,《孔乙己》无疑是最受质疑的。 很多老戏迷说生气的时候都会摇手。 毛威涛不怕,她几乎是在骂声中长大的。 回忆起她年轻时在上海演出时,观众对毛威涛改良版的银枪很不满意。 有人过激说“以后别来上海”,剧团的人劝阻她说“别谢幕了,外面说的不好”。 毛威涛不怕,只要有人愿意听,她就愿意唱。

凭着这份坚韧,毛威涛不仅凭借《孔乙己》获奖,(获文化部第九届文华奖、第十届上海“白玉兰女主角奖”、中国戏剧节大奖)。受到了众多行业专家的好评。

话剧评论家童道明先生曾评价:“《孔乙己》的唱腔和演员,尽显越剧之美。几十年来,只有一位演员出现在戏剧界。我看过王洛永演的孔乙己、严顺凯、朱旭。毛威涛饰演的孔乙己是最美的,她的性格比较复杂,她带给观众的不仅仅是审美,生活的享受也应该是一种思考。

越剧知识_越剧钱惠丽所有越剧_越剧王君安的越剧全剧/

《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祝》被誉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热血的承诺,伤感的离别,执着的追求,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

新版《梁祝》丰富了传统戏曲“歌舞说故事”的表演方式。 毛威涛以阴腔唱法重塑梁山伯的声音呈现,并借鉴昆曲和现代舞表演的语汇,创造出全新的审美身体体验。 新版在保留大量传统唱段的同时,对故事的情感表达进行了全新演绎,唯美的服装、浪漫的灯光和贯穿其中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新版《 《梁祝》找到了“经典与时尚”。 “社”的平衡点,既有丰富的现代艺术元素,又不失传统越剧婉约柔美的鲜明特色。

凭借在新版《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精彩表演,45岁的毛威涛获得了“三度梅花奖”——“梅花奖”。 在她之前,只有尚长荣在戏剧界获此殊荣。

节目不惊艳,却永不停息

毛威涛1962年出生于浙江,十几岁的时候,她的娱乐生活仅限于几部样板戏,电影更是寥寥无几。 毛威涛特别喜欢《羊城暗哨》中的女特务。 就像电影里的人物一样,边看边模仿,真的很有趣。毛威涛笑说,自己从小就喜欢演戏,渴望登上舞台。

毛威涛觉得做演员其实很有意思。 演戏就像走进了别人的生活。 ”比如,你要演陆游,就必须进入他的一生。你要演阿炳,就必须进入阿炳的一生。你要演苏东坡,就必须进入苏轼的一生。” “ 也因为长期在剧中饰演男性角色,毛威涛逐渐开始对男性有了更多的了解。

毛威涛从小就喜欢和兄弟们一起玩,性格自然带有阳刚色彩。 进入越剧行业后,考试时老师将她的头发撩到脑后,发现她鼻梁挺直,英姿飒爽。 因此,毛威涛一不小心就被选为小生。

唱歌讲究童技,这对于17岁才出道的毛威涛来说是个不小的困难,如何跨越年龄的障碍成为17岁的毛威涛最关心的问题。 在学戏的日子里,她当时面临着种种阻碍,只能一直努力。 吊着嗓子,摆着身子,受着百般磨难。 每次表演,画眉毛、画眼睛、画头、包胸……如此循环往复。

1982年9月2日,一场名为“小百花”的浙剧演出在杭州举行,从全省60多个越剧团的3000多名演员和学员中选出40名优秀“小百花”。 《百花齐放》,组建浙江越剧小白花剧团赴港演出,毛威涛成功脱颖而出。

1983年11月16日,著名剧作家顾锡东为《小百花》量身打造的《五女福生》在香港新光剧场正式亮相,让这群默默无闻的人一炮走红。 剧中戏份不多的毛威涛显得格外显眼。 与何樱、董可迪、何赛飞、方学文并称为小白花的“五朵金花”。

1984年5月21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新成立的小百花越剧团应邀来京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演出。 在中南海西华堂的海棠树下,邓颖超与小白花越剧团合影留念,并题词“不骄不躁,才能进取,精益求精,后来居上”。

同年,年仅22岁的毛威涛凭借在《汉宫苑》中饰演的刘询获得第二届梅花奖第一名。

越剧王君安的越剧全剧_越剧知识_越剧钱惠丽所有越剧/

1984年获第二届梅花奖

“这些都让我很困惑,你真的有那么好吗?慢慢的你觉得我要放下这些东西,重新开始!” 正是毛威涛倔强的性格,让她下定决心,每一场戏都要演好,“我要让观众知道,梅花奖的演员都是这样的,我要真正达到梅花奖的标准奖。”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文艺思潮开始兴起,也打开了毛威涛的观念。 她渐渐开始思考越剧这一传统戏曲未来的命运。 “我很庆幸自己首先是一个文艺青年,所以我会有一些不同于其他戏剧演员的追求和想法。”

1989年,《陆游与唐婉》登场。 这部才子佳人剧立即走红,拉开了浙江小白花“诗越剧”的序幕。 白墙黛瓦,残荷疏竹,神园亭台楼阁,粉墙诗画,优雅的舞台设计将观众带入江南神园。 《陆游与唐婉》由此成为毛威涛最优秀成熟的剧目,也使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成为最优秀的越剧团之一。

越剧王君安的越剧全剧_越剧钱惠丽所有越剧_越剧知识/

《陆游与唐婉》剧照

但在20世纪90年代,戏剧在文化娱乐消费中的比重急剧下降。 和所有戏剧艺术一样,小百花越剧团也遇到了麻烦。 每年演出一两百场,几乎80%都是在农村上演,城里没有人去剧院看。 毛威涛渐渐意识到,越剧是时候突围了! 于是她开始寻找越剧创新的出路。

立志“革命”的毛威涛在1999年拿出了堪称演艺生涯颠覆之作的《孔乙己》。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她甚至剃了光头,但此举却引起了众多老粉的追捧。不解,“你怎么搞得这么前卫?这还是越剧吗?” 尽管质疑和不解的声音层出不穷,但毛威涛却不这么认为,“原来越剧在上海发展起来的时候是现代的东西,为什么不能流行到今天??在这个时代,我们摆脱不了农耕时代的文明印记,不自救就不时尚不现代了?

越剧王君安的越剧全剧_越剧知识_越剧钱惠丽所有越剧/

孔乙己画像

越剧钱惠丽所有越剧_越剧王君安的越剧全剧_越剧知识/

《孔乙己》剧照

毛威涛的探索与创新不仅体现在剧目和演出上,更体现在剧团的改革上。

1999年,毛威涛凭借在观众中的影响力出任浙江小白花越剧团团长。 从此,她不得不面对大量越剧观众流失的严峻形势。 毛威涛经过深思熟虑,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其中一项举措在当时很多人看来是完全无法理解的——她要让越剧“城市化”。 这是否意味着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将放弃广阔的农村市场和农村观众?

当时的剧团大多依靠政府支持和农村市场来支撑剧团的运作。 时任剧团团长的毛威涛看到了局限性。 “要是萧白花也去争分一杯羹,那萧白花以后就真的没有退路了,和其他剧团没什么两样!” 毛威涛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带着剧团到市里市场寻求突破。

2013年,改编自德国戏剧大师布莱希特名著的新概念越剧《江南好汉》上演了一部全新的江南寓言剧。 该剧使越剧突破了传统题材的才子佳人爱情故事,增添了更多知识分子的哲学思考和社会责任感。

越剧钱惠丽所有越剧_越剧王君安的越剧全剧_越剧知识/

《江南好人》剧照

演惯了翩翩先生的毛威涛在剧中挑战自我,首次“恢复女儿的身体”。 他也是第一次同时出演男女角色。 这是她多年来首次在舞台上展示女装。 她用了整整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从“小生”到“花旦”的艰难转变。

更让人意外的是,毛威涛居然将鼓乐、爵士舞等现代流行音乐元素融入了《南方好人》。 颠覆传统意味着原本的观众很可能会流失,而她更像是在与观众进行一场“豪赌”。

“既要满怀信心、大胆去做,又要在变化的过程中不抛弃原有的记忆,不抛弃越剧特有的传统唱腔、方言、音乐和女性审美。” 秉承这一原则,毛威涛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现在看来,她改变传统越剧的决定是正确的。 正因为如此,不仅老观众没有流失,反而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开始爱上越剧。

正是毛威涛对越剧的不断创新,使她成为越剧明星中最年轻的粉丝之一。 而她的粉丝——“毛粉”也自发地开始了更多的推广越剧的行动。 为了更好地推广越剧,其中一位“毛粉”开通了一个名为“生活哲楚剧”的公众号,希望通过毛威涛的故事和“毛粉”的故事,吸引更多人走进越剧。电影院。

师从殷派的毛威涛在越剧的改造与创新上从未止步,一直在赋予越剧小生新的深度与魅力。 正因如此,她从艺30余年,不仅成为越剧界唯一三度获得“中国话剧梅花奖”的人,还获得上海“文华奖” “白玉兰女主角奖”等华人奖项。 歌坛上的种种重要奖项,造就了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今天的辉煌。

越剧王君安的越剧全剧_越剧知识_越剧钱惠丽所有越剧/

1994年第二次获得梅花奖

越剧知识_越剧王君安的越剧全剧_越剧钱惠丽所有越剧/

2007年第三次获得梅花奖

越剧王君安的越剧全剧_越剧知识_越剧钱惠丽所有越剧/

1993年,获第四届“白玉兰女主角奖”

2010年,新版《梁祝》应邀在德国威斯巴登“五月国际艺术节”演出。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成为中国大陆首家获此殊荣的剧团。 同年9月,受文化部派遣,新版梁祝赴日内瓦参加中瑞建交60周年法语区开幕式,从而在半个多世纪前的日内瓦湖畔续写旧版梁祝留下的意味深长的记忆。 记忆。

今年3月,新版《梁山伯与祝英台》登陆广州。 以一把蝴蝶扇的简单意象,泼墨留白所传达的情感,为广州带来了芬芳的“小花风情”。

越剧钱惠丽所有越剧_越剧王君安的越剧全剧_越剧知识/

新版梁山伯与祝英台剧照

成立30年来,“小百花”先后出访美国、德国、法国、西班牙、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地,并多次赴港澳台演出交流。

如今,毛威涛对《小百花》和越剧仍有更大的理想。 目前,她正在为“小百花”打造商业模式,“即使有一天政府不再支持剧团,‘小百花’也能活下去。”

《小百花》30年,毛威涛担任剧组成员七年,副导演八年,导演十五年。 现在,毛威涛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 对她来说,越剧早已从最初的爱好变成了一种使命和责任,也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诠释。 “时隔30年,我终于可以松一口气,给老师和前辈一个交代。对于小白花,我问心无愧。”

越剧钱惠丽所有越剧_越剧知识_越剧王君安的越剧全剧/

毛威涛与“小百花”

毛威涛可以说是当今越剧界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 多年来,对于这位越剧界风云人物的质疑声不断。 毛威涛总是开玩笑说,他“人到中年不再生气,而是学会平和”。 作为殷派学生,她不仅继承了殷桂芳潇洒独特的歌声,更继承了殷桂芳在艺术上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更因此被同行称为“不折不扣的改革家” .

From “The Romance of the West Chamber” in which she learned Kunqu opera’s figure and temperament, to “Kong Yiji” with a bold shaved head, to the new version of “The Butterfly Lovers” that caused quite a controversy, she always tries different artistic styles in each work. Although almost all the stage experiments have mixed reviews, she has been persistent, calm and firm in the reform of Yue opera over the years. Mao Weitao is strong in controversy and inherits in innovation!

This post is exclusive to the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of “Xiqubao”, please follow the official WeChat account of “Xiqubao” for more highlights~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