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除了是越剧毕派的关门弟子,90岁的毕春芳还能一句句“挑”词。 李晓旭也是越剧界第一位跨界拜师昆曲的演员。 去年8月底,他成为昆曲名家石小梅的弟子。 不仅在业界的成功出人意料,还帮助她登上了“白玉兰奖”的舞台。
昨晚,在上海大剧院第26届“白玉兰戏剧演艺奖”揭晓阶段,南京文投旗下市演艺集团越剧团85后小生演员李晓旭凭借《玉堂春》演艺奖男配角王金龙一角获得戏剧奖。 这是南京市美院附属剧团九年来首次荣获“白玉兰奖”。 李晓旭也是继著名表演艺术家陶奇、于东江之后,南京第三位获此殊荣的演员。 30岁以下获此殊荣,在歌剧界实属罕见。
屡获殊荣
完美的背后是100多场的训练
作为今年“白玉兰奖”最年轻的获奖者,李晓旭两三岁的时候就坐在妈妈自行车的后座上。 李晓旭学的第一首歌不是《世界上只有妈妈好》,而是《林妹妹从天而降》。 ”,当时李晓旭的梦想就是学习越剧。 进入江苏省戏剧学校后,李晓旭读大三,想学毕拍。 “他刚开始就跟着磁带学习。他听了很多磁带。” 最后,在市越剧团成立50周年之际,他被调到了毕牌。 毕春芳看中了他的目光,收他为关门弟子。 参加“悦女子大赛”获得冠军,最后上台领取“白玉兰奖”。
回忆起第一次登台表演《玉堂春》,李晓旭告诉记者,那是2008年在大兴宫,当时她只有19岁。 “当时我还太小,不懂得害怕,甚至不知道自己唱得好不好。但看戏的人还是很支持我,因为碧派收的弟子不多。在我的时候,到了这个年纪,毕春芳老师就只接受我了,很多戏迷都会出于保护心理鼓励我、支持我。”
8年来,李晓旭将这部剧演了100多次,每一次的表演都在探索和积累。 剧中的人物大多都是风流才子,李晓旭希望尽力还原那个时代的风采。
融合
昆剧与越剧结合的“法宝”
30岁以下获此殊荣,在歌剧界实属罕见。 获得这一荣誉,李晓旭认为,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他也很幸运。 “南京的年轻演员有这么多的机会和这么好的施展才华的平台。我特别感谢南京越剧团的培养和粉丝们。” 李晓旭提到的机会,是市文投集团下属演艺集团自2014年以来实施的“名家导演、名人演员、市场化营销”三大行动计划。市越剧团目前,市演艺集团已有7名优秀青年演员通过该平台晋升。
除了是越剧毕派的关门弟子,90岁的毕春芳还能帮她一行一行地“挑”歌词。 李晓旭也是越剧界第一位跨界拜师昆剧的演员。 去年8月底,他成为著名昆剧大师石小梅的弟子。 业界的意外惊喜也帮助她登上了“白玉兰奖”的舞台。 “在获奖表演的过程中,我运用了很多昆曲的法宝,特别是在体态方面,从指法到水袖,包括如何用扇子让小男孩显得浪漫,我都用了石老师。”教了我。” 这种融合也让观众感到惊讶。
除了吸纳各流派的人才外,作为一个年轻人,李晓旭将戏曲的传承融入到了创新和自己的理解中。 李晓旭告诉记者,她在演《唐伯虎》时吸收了周星驰电影中的一些喜剧元素,“我并不是想模仿周星驰,但为什么周星驰的唐伯虎给观众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是值得学习,我的表演没那么无厘头,但性格可以更加张扬。 在传承上有自己的想法,也让李晓旭的越剧更受年轻人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