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斤姑娘》的票哪里有?”一位苗栗县的戏迷骑着小摩托来到剧场外打听。此时,距浙江越剧团于晚上7点半的演出还有3小时。 这是浙江越剧团携《九斤姑娘》赴台巡演中的最后一场。《九斤姑娘》之前在台北市中山纪念馆里的两场演出博得近4000位观众的掌声,“九斤”的名声早已从台北传到了苗栗县。苗栗县剧院外整齐地停放着数排小摩托,观众队伍逐渐加长。本地戏迷陈锦祥拉着老伴,边排队边了解剧情。他说:“我上街的时候听到‘九斤’的消息,马上过来拿票,这么好的戏怎么能错过?” “没想到苗栗县有那么多的越剧迷。”浙江越剧团团长陶铁斧数着进场的观众人数,差不多有七八百人。他说:“观众素质很好,在台北演出时,台下和台上的互动提升了演员们的表演状态,演出的效果全出来了,《九斤姑娘》如此受欢迎,超过了我的预计。” 音乐渐起,场内安静下来,在当地观众的期待中,由张伟忠饰演的“张箍桶”从幕后踱了出来,而由王滨梅饰演的“九斤姑娘”,则让观众一阵惊叹。大家屏声静气,生怕错过演员的一个动作,漏听一句唱词。 为了让观众体会到越剧的精髓,浙江越剧团的舞美组不仅重新制作了全新的舞台布景,还和灯光组的工作人员根据每个演出场地的大小、硬件条件临时调整了许多舞台的细节。原来剧团以为当地观众听不懂越剧唱腔,但很快发现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戏曲的人文精神是连接观众的纽带。陶铁斧觉得,经历过大改动的《九斤姑娘》在一遍遍的表演过程中正逐渐成熟,演员们也从与戏曲文化的交流中学到许多。 一幕结束,掌声响起。 演出结束,灯光逐渐暗去,戏迷的掌声经久不息。一些观众跑到台前大喊“九斤姑娘!”许多青年观众更是围着演员们说,很希望“九斤姑娘”下次再来,因为他们听到了纯粹的越剧。 对于这些谢幕时的景象,浙江省文化厅对台文化处调研员官明说:“在和的文化交流中,浙江戏曲可以看见自身进步的空间,这也是我们举办·浙江文化节的初衷。” 浙江越剧团在宝岛的精彩演出成功,短短7天,3场好戏,掌声响起为“九斤”。
(摘自 《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