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欣逢越剧改革70周年。袁雪芬和她的伙伴们当年所从事的越剧改革是越剧史也是中国现代戏曲史上的一件大事。对此,《中国越剧大典》是这样描述的:“1942年开始的越剧改革,开辟了越剧史上一个新的阶段,并对后来越剧的形态、风格确立有深远影响。在改革中崛起的‘新越剧’,无论是剧目、音乐、舞台形象还是剧团结构、运行机制,都与原来的女子越剧有明显区别。‘新越剧’时期,剧种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竺水招、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一批年轻演员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明星和剧种的代表人物。”对越剧改革的丰富内容和重要意义,人们至今还在进行研讨。 任何戏曲艺术的变革都要得到观众的支持才算成功。在处理变革与观众的关系上,重要的是处理好变革与老观众的关系。老观众是剧种的知音和宝贵财富。对老观众要尊重,要引导,两者缺一不可。一个地方剧种的诞生是以人们的心血所凝成,又是老观众所养育,剧种的艺术风格和艺术传统也是观、演双方共同培养的,被老观众所珍惜是当然的。所以撇开老观众单方面变革剧种艺术既有悖于情理,也无意于变革本身。把老观众当作变革的参与者,当作变革的镜子,倾听他们的意见,随时检查变革的力度和进度是否适当,是我们应取的态度。即使老观众出于保守的原因一时某些变革,也应当耐心地引导和等待,只要变得好,他们迟早会接受。 当年袁雪芬进行越剧改革就很重视老观众,带动老观众一同前进。她的方法是一个新编戏中不断地作些革新,让老观众逐渐适应新的变化,改错了的必定改回来,取得老观众的信任。渐进和积累符合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的规律。结果不仅留住了老观众,而且争取了大批新观众。这条经验值得注意。 剧种的艺术变革也要处理好与新观众的关系。新观众大多是青年,他们是剧种的未来。黑发人不进剧场是剧种的一大忧虑,他们不爱看越剧的原因是越剧不投合他们的欣赏趣味——他们的欣赏趣味与前辈相比已有所变化。我们要正视青年艺术欣赏的要求,以此作为变革的动因。但是夸大审美的变异性,忽略审美的继承性,至少是片面的观点。审美的继承性是审美活动的基础。谁能相信今天青年和老年的美丑观是截然相反的?所以青年不爱看越剧还有另一个原因——他们不了解越剧。 包括越剧在内的中国戏曲艺术不同于再现生活原貌的话剧,它们对生活作了提炼、变形,最大的特点是有程式,所以欣赏戏曲要有一副戏曲的耳和目。戏曲观众是需要培养的。如今的青年很少看越剧,没接受过培养,成不了戏曲观众。过去的孩子经常出入戏园子,耳濡目染,不爱戏曲也难。现在环境变了,不便于这样做了,就得采取另外的培养方式,如借助于影视传播,在中小学开设戏曲音乐课等。培养观众要下大功夫。要是我们不去做这项艰苦的工作,见青年不会欣赏越剧曲调,就把“曲”改成“歌”,见青年不会欣赏越剧程式,就把越剧改成音乐剧,如此这般,终难长久,也算不得对青年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