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和人才仍是前行路障 新时代越剧期待突围

author
0 minutes, 0 seconds Read

借越剧改革70周年的契机,苏浙沪各越剧院团联手,于上周在逸夫舞台推出了系列纪念演出。周末,长三角近百名越剧人齐聚“坚守·突围”座谈会。与会专家认为,越剧在1942年开始改革,于上世纪中叶达到巅峰。如今,越剧依旧拥有广大的群众基础,但受阻于创作和人才等问题,唯有尽快“突围”才能获得振兴。

演出阵地从城市退回农村

“上世纪初,从农村嵊县走到大都市上海,越剧自觉吸收了诸多都市文化与新文化的内容,进化为适应时代观众审美需要的剧种。”资深戏剧人荣广润说,“然而,如今城市化的进程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越剧的发展反而较之落后。”

研讨会上不断有人提出,越剧的演出阵地正在从城市退回农村。知名编剧胡小孩介绍,“农村越来越成为越剧的主要市场,与之相对的是众多民间职业剧团的崛起——仅嵊州就有一百多个。许多民间剧团一年演出多达600多场,长三角每年的农村观众约有一亿人次。但城市观众同时锐减。在浙江,已没有一个团能在城市进行经常性演出,只能东奔西跑在各城乡巡演。越剧在城市中的生存状态岌岌可危,这些问题在转企改制之后,也未能得到太大改善。”也有专家提出,“退回农村”现象,将会让越剧更加脱离现实生活。

幕后各工种人才缺乏

与会专家围绕“坚守”主题,回忆了不少越剧幕后大家:徐进一年能写十部戏,四大经典中的《梁祝》《红楼梦》《祥林嫂》均出自他手;吴琛执导了除《梁祝》外的其他三部经典大戏;顾振遐开启了越剧音乐创作以作曲为主与演员、琴师紧密合作的新时代;苏石风自上海越剧院成立后一直担任舞美工厂主任,为上海越剧院的舞美风格奠定了基调……

如今,越剧不只缺少大家,连普通编导音舞等人才都全线告急。上海越剧院创排《李商隐》时,服装制作人员请假,竟然差点找不到人代替。上海越剧院李莉说,“当时我们去找了其他院团救急,都没成功。最后只好找到了没有戏曲经验的服装制造厂,来回折腾了好几趟。”

新创剧目虽多挑梁者少

因袁派花旦方亚芬声带发炎,此次《祥林嫂》演出找了蒋仕英、徐莱、钱惠丽三人代替,获得观众认可。但知情人士介绍,这样的组合背后也有无奈。方亚芬不能参演后,主办方首先找到了李沛婕。但李沛婕只演过半场,也因身体原因推辞。不管是中生代还是新生代,很难找到一个演过全本《祥林嫂》、并与方亚芬名气相当的演员。14日晚演出的新创获奖剧目折子专场,逸夫舞台的字幕机出现故障,观众抱怨声渐起,场地方只得拿出旧的投影仪播放字幕。主持人张民权感叹:“如果今晚演出的是《红楼梦》这样的经典剧目,我想观众不仅不需要字幕,还有不少能跟着台上齐唱。”

上海市文教结合工程推进办公室副主任马博敏表示:“两场新剧目折子戏,是中生代的优秀代表作,但辉煌、成果与影响远不如四大经典。在人才方面,中生代之后,鲜有能扛起剧种大旗的人才。新一代不强,就难提越剧的振兴发展。”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