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家60年系列报道 笙箫管笛 越事难忘

author
0 minutes, 0 seconds Read

周乃东一家在20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合影。

1958年,周乃东上台唱戏时的剧照。

浙江日报讯 六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嵊州周家三代人见证了越剧这一浙江文化奇葩的历史发展——

越剧,因表演真切细腻,唱腔委婉动听,风格优美抒情,赢得很多观众的喜爱。

嵊州是越剧的“故乡”,至今已经历了百年沧桑,其艺术形式也经历了落地唱书、绍兴文戏、改良文戏、新越剧等变化,涌现了筱丹桂、马樟花、袁雪芬、尹桂芳、徐玉兰、范瑞娟、傅全香等一大批名家。

50年代初期,越剧逐渐变成全国性戏种

“解放前,越剧这个行业并没有现在这么‘高雅’。”受父亲的影响,嵊州人周乃东对当时越剧艺人的生存状况非常了解。

解放后的嵊州,很多越剧艺人还处于“半农半艺”的状态。“那时,唱越剧还只是嵊州农民获取补充收入的一种手段,几乎没有专业越剧演员。”周乃东说,农闲时,艺人们就推着独轮车或者挑着担子,外出唱越剧;等到农忙时,他们就大批回乡,抢收抢种。

当时,越剧艺人演出的收费也很低廉。“只不过收点‘花粉费’,弥补一下化妆和行头的损耗;另外请他们去演出的人还要包几顿饭。”周乃东说,要是不出名的剧团,只能拿到一些粽子和年糕,连钱也收不到。

收入有限,四处奔波,“有了上顿没下顿”,当时的越剧艺人地位也不高。“越剧被人贱称为‘戏子’,社会地位只比叫花子略高,家里有点余粮的人家,根本不会让自己的子女去唱越剧。只有三种人会去唱越剧:穷得没饭吃的人;家里子女多的人;特别爱好越剧的人。不过这第三种人在当时很少,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很大。”

周乃东的父亲周伧楚就是第三种人,他受过正规教育,在嵊州县城的一个中学当教师。“用现在的话来说,他简直是‘超级票友’。”因为怕被人骂“没出息”,周伧楚不敢跑去当专业艺人,只能给剧团写剧本,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他对越剧的喜爱。

越剧艺人地位的变化,始于1952年。这一年,嵊州成立了3个专业剧团:嵊县人民越剧团、浙昇绍剧团和嵊县群乐京剧团。“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些剧团都是‘事业单位’,但当时不是,都是自负盈亏的演出团体,只不过将粮油关系调到城关镇,由文教局派出几位同志负责管理。”周乃东说。

当时,越剧团的人员是从原先的民间剧团挑选出来的,和解放前后演员队伍良莠不齐的状况有很大区别,因此很受老百姓的欢迎。

在解放后的一段时间内,是越剧的大发展时期。从20世纪50年代初起,相继有一批越剧团从浙江、上海走向全国各地,甚至甘肃、新疆这些偏远地区也组建了越剧团,到60年代初,越剧已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越剧由此一跃成为全国性的剧种。

改革开放后,越剧进入了大发展

1957年,当时只有14岁的周乃东加入了剧团的训练班,而后成为青年演员,接着成为剧团的主要演员。

“当时有个提法,叫做‘两条腿走路’,就是现代剧和古装剧都要上。”他说,当年嵊县人民越剧团演出《八一风暴》这个现代剧时,场场爆满。

其后不久,越剧团也改变了所有制性质,变成了全民所有制。演员们有更多的时间去琢磨演技,编排新剧本,艺术水平也大大提高;也大约在同时,开始实行了买票制度。

1979年,当时的嵊县单独成立了文化局,周乃东被调入该局,先后担任戏剧电影科科长、群众文化科科长,他还兼任一个职务:演出管理站站长,主要负责剧团的演出事项,另外还负责嵊县越剧演员的培训机构——“越剧之家”的具体工作。

改革开放之后,看越剧成了当时很多人休闲的重要娱乐方式,而越剧演员的培养一时接不上来。

20世纪80年代初,越剧《红楼梦》被拍成电影,并很快盛行。全国各地的越剧团不断到嵊州来招人。

周乃东说,这时,民间越剧培训机构迅速诞生:先出现的是“科班”,主要是一些早年外出唱戏的老艺人回乡招生而设立的,学员在“科班”学完后,马上就进入戏班,随团演出;“科班”无法满足需求,县文化局又办了一个“越剧自费生培训班”,每期1年,先后培养了480多人。

“当时,嵊州孩子出去当演员的很多,特别是到江苏、福建,一方面是为全国越剧团输送人才;另一方面,也为这些孩子开辟了一条就业出路。”周乃东说,在当时,孩子们被剧团招收后,马上能由农村户口变成城市户口,拿上工资,这对很多农村孩子很有吸引力。

越剧由一个戏种,逐步形成了一条产业链

周乃东的儿子周平、女儿周利红,“吃”的也是越剧这碗饭。周平1969年出生,1982年进入嵊州市越剧团,经历了越剧民间剧团由寥寥无几到“遍地开花”,进而形成产业链的过程。

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嵊州越剧人才解决了“断档”问题之后,一些接受过越剧专业训练的演员纷纷组建民间剧团,同时也延续着老传统——他们也开办“科班”。

嵊县文化局曾经对这些文艺演出户进行过一次不完全的调查,仅仅一个嵊县,就有演出户107户、从业人员数千人。

“民间剧团一场演出,能挣上五六千元钱,这在当时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周平说,在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嵊州民间越剧团的演出范围覆盖了温州、台州、宁波和绍兴等地,甚至还有一些剧团被请到江苏、上海等地去演出。

据统计,到今年,嵊州市的民间剧团多达120余个,近5000名演职人员长年辗转全国各地,为嵊州带来了至少5000万元的演出收入。

不久,嵊州的戏装制造业应运而生。

在嵊州的黄泽镇,戏具服装的生产和销售,成了当地群众重要的收入来源。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戏迷,会一拨又一拨地赶来,挑选他们喜欢的戏装。其中,做戏装最出名的是仅300多户人家的渔溪村,仅这个村,就有戏剧服装加工厂8家,全村近四分之一的人以做戏具服装为生,人均年销售额超过2万元。

越剧百年,从田间走来,进入大都市,进入千家万户。周乃东一家经历了这一历史演变的过程,也见证了共和国成立60周年来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