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越剧带进课堂吴光辉教的不仅是艺术更是人生道理

author
0 minutes, 0 seconds Read

名片:

吴光辉,1976年出生,现任石桥头镇中学校长。

请问越剧_精彩越剧_越剧剧目

把越剧带进课堂

吴光辉:我教的不仅仅是艺术,还有做人的道理。

在温岭,很多人的童年记忆中一定有一个场景是为舞台保留的。 舞台上正在表演的一定是一出充满江南精神的越剧。 只要舞台上悠扬的歌声响起,原本看守孩子们的长辈们的注意力就会立刻被吸引走。 孩子们不再玩耍、打斗,争先恐后地攀附在舞台边缘,着迷地看着飘逸的衣裙、悠扬的舞动的衣袖和演员脸上色彩斑斓的胭脂。

年轻的时候,吴光辉就是这样和长辈一起去看戏的。 即使回到家,没有了舞台上的余音,我也常常能听到长辈们哼着越剧。 对越剧的热爱从小就在他心里扎根。 然而,年轻时的他一定没有想到,几十年后,对越剧感兴趣的种子会在他的工作场所发芽、成长,最终长成一棵传承之树,将越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给更多人。很多人。 许多学生。

受耳朵和眼睛的影响,兴趣就产生了

吴光辉是石塘人。 在石塘,演艺节似乎很多,看戏的时候也很多。 在家里,除了热爱戏剧的父母外,吴光辉的两个姐姐也是戏剧迷。 一到台前,全家人都被迷住了。 在舞台前观看还不够。 回到家,即使手上忙着工作,也会哼哼几句。 沉浸在这样的戏迷之家,每天听着吴农的轻声细语,吴光辉渐渐喜欢上了越剧。

但想要唱好越剧,仅仅会哼唱是不够的。 小学三年级时,吴光辉在音乐节奏中遇到了灵感。 “当时学校开二班,我们班主任刘素艳会拉二胡,就教我们拉二胡。” 吴光辉说,当时学二胡和现在学生学二胡的方式不一样,只是偶尔在兴趣班上学。 学习,上课时间有限,学习不系统。 但正是因为对越剧的热爱,吴光辉也非常喜欢学习拉二胡。 越剧乐队中,主要的胡、二胡、钟胡、板胡都是胡琴乐器。 在吴光辉看来,学好二胡,就能演奏越剧音乐,对越剧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因此,除了课上学习之外,课后他也会保持联系。

不到一年的时间,吴光辉的演奏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当时乐谱很少,但吴光辉只要在家里听到家人哼越剧,就能拉二胡一首曲子。 后来班主任从学校调来,特地送给吴光辉一本叫《弹弹唱》的书,里面有很多曲子的分数。 吴光辉感觉自己捡到了宝。 多年以后回想起来,他仍然非常感谢刘素艳老师。

坚持不懈,追求卓越

进入初中后,吴光辉因原有的二胡演奏基础,成为文娱委员,弹、拉、唱样样精通。 虽然学业越来越忙,付出的努力也越来越多,但吴光辉只要一有时间,总会拿出自己的二胡练习。 学校里有朗诵比赛、演讲比赛,每次比赛他都没有失败,并获得了很多奖项。

他对越剧的热爱从未停止过。 高一的时候,他听说越剧团正在招演员,就去尝试一下。 没想到他是来找琵琶演奏家的,于是失望而归。 后来,吴光辉考入了台州师范学院,大学期间的空闲时间也更多了。 吴光辉与越剧越来越近。 他努力练习歌唱,并找到其他戏迷互相切磋,共同进步。

20世纪90年代是内地流行音乐的鼎盛时期,大量的流行歌曲对国内青少年歌迷产生了很大影响。 《我的同桌》、《我是关心你的人》等流行歌曲在街头巷尾传唱。 越剧等传统剧目在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中并不受欢迎。 因此,吴光辉对越剧的热爱甚至痴迷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小学、中学的时候,他只是觉得好玩、有趣,到了大学就不一样了,他觉得自己想把越剧做好,有自己的目的。” 许多年后,吴光辉的同学陈远明还在他的书中提到了吴光辉对越剧的热爱。 “他是我们学院很有影响力的人物,随着他影响力的扩大,很多越剧爱好者都围着他转,他也影响了很多越剧爱好者。”

越剧剧目_精彩越剧_请问越剧

积少成多,成为一鸣惊人

1997年,吴光辉从台州师范学院毕业,分配到家乡若山中学。 后来若山中学并入石塘中学。 吴光辉在石塘中学任教期间,第一次走上家乡的舞台,在村民面前演唱越剧。 那个时候还真是巧合。 村里的新舞台开幕了,村民们都以为第一场演出会接地气、喜庆。 此前,吴光辉参加全市教职工文艺表演比赛并获奖,学校推荐他唱越剧。 虽然记不清具体时间,但吴光辉清楚地记得,那一次,他唱的是《送花上楼》。 歌曲唱完后,台下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那一幕,他至今记忆犹新。

这次上台之前,吴光辉基本上都是和歌迷们较劲,唱越剧。 这是我第一次在真正的观众面前展示自己的声音。 更何况,村里的老人个个都是“戏剧能手”。 越剧唱得好不好,耳朵都中毒了。 受到邻居的好评对吴光辉来说意义重大。 这也说明他这些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里,吴光辉在完成工作后,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花在了越剧上。 他会上网寻找不同曲目的原唱,也会阅读更多论坛上的分析帖子,了解不同的流派、不同的演唱风格。 他对越剧的研究更加深入细致。

传承戏剧艺术

虽然痴迷越剧,但吴光辉对于自己的兴趣和工作却是一个非常清楚的人。 工作中,他完全不受越剧影响,孜孜不倦地教书育人。 离开石塘中学后,他先担任若横高龙中学校长数年。 2012年调任石桥头镇中学校长。

2013年,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欣赏》栏目来到台州选拔越剧“名家”。 在朋友的推荐下,吴光辉也参加了评选,并进入了前20名。 拍摄过程中,主持人说了一句让吴光辉深受触动的话,“无论比赛结果如何,希望你们能把戏剧这一传统瑰宝带进校园,把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在此之前,吴光辉一直认为利益只是利益。 不管他多么喜欢,兴趣和教学工作是扯不上关系的。 但传统戏剧的传承,有赖于课堂上这些后起之秀。 吴光辉开始思考能否在学生中弘扬这种传统文化。 他想到了开设兴趣班的课程,也考虑了学校的师资力量。 但这些想法只是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并没有立即付诸实践。

“作为校长,我必须担心。” 吴光辉表示,初中生与小学生不同,已经有升入高等教育的压力。 学习越剧会不会分散孩子的精力,影响教学质量? 喜欢越剧是一回事,但家长支持孩子学习越剧吗? 舆论对学生学习越剧有何看法? 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让吴光辉无法前进。

但他内心却在挣扎。 学越剧无论怎么看都是一件好事。 他认为戏曲对中国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歌剧不仅作为供阅读的文本而存在,包括剧本的情节、结构、基调、曲调、曲调、措辞、韵律等; 它还有复杂的艺术形式,包括歌唱、朗诵、歌唱等。 做、演奏、舞台布景、音乐伴奏等都是一门综合艺术。 “如果能提供其他体育活动和兴趣课程,那么学越剧也是情有可原的。” 吴光辉表示,只要指导好、时间安排合理,学习越剧就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他去找学校的音乐老师刘曼华商量。 没想到刘老师听后眼睛一亮,两人立刻一拍即合。 经过几个月的准备,2013年10月,学校在七、八年级学生中招收了第一批越剧社学生,组建了校园越剧社——丹桂越剧社。 学习时间安排在每周日下午。 吴光辉亲自授课,刘老师负责弹奏钢琴和伴奏。

▲丹桂越剧社教学视频

令人惊奇的是,学期末,短短五个月的时间,越剧社的学生们就以越剧合唱团的形式在全市中小学生艺术节和温岭电视台首届少儿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出,引起了轰动。感觉。 该节目视频还在文化部、教育部等部委联合举办的“全国青少年才艺电视节目视频大赛”中荣获金奖。

请问越剧_精彩越剧_越剧剧目

精彩越剧_请问越剧_越剧剧目

越剧剧目_请问越剧_精彩越剧

▲学生戏曲照片。

创新德育模式

首战获胜,无疑对吴光辉是一种鼓励。 他决定超越艺术本身,将越剧与德育、校园文化创建紧密结合起来,让全校师生参与进来。 “表演如人生,很多越剧剧目都是教人如何做人,包括忠、孝、礼。” 吴光辉开始加大力度在学校推广越剧。

走廊里,他为《越剧情节解读》准备了不同的展板。 除了简单介绍该剧之外,他还在最后补充了自己对该剧的理解。 比如《五个女儿的生日祝福》就体现了孝道是人性的根本。 人性的这一根本不应该为了名利而抛弃。 《狸猫换太子》表明恶人终将受到惩罚,所以人必须正气凛然,忠于国家……; 停车场的墙上,他准备了不同学校创始人的奖牌; 就连午餐时间,除了流行歌曲,午餐时广播里播放的背景音乐还有越剧……

越剧剧目_请问越剧_精彩越剧

▲教学楼一楼开设了越剧文化德育展厅。 展厅内陈列着各种越剧服饰、头饰。

在课程设置上,每月四节音乐课之一就是越剧课。 上课使用的教材是吴光辉亲自主编的越剧综合练习教程《越艺升》。 每周一、三、五下午第一节课,越剧也被纳入课前演唱。 学过越剧的学生也会走出去,比如和慈善志愿者一起去养老院为老人表演越剧。

慢慢地,学校里的学生唱越剧的气氛逐渐浓厚起来。 许多学生通过学习越剧、参加演出、郊游等活动,增加了自我表达的机会,提高了自信心。 这个结果,正是吴光辉原本所预料的。

仅仅一年后,石桥头镇中学成为“温岭校区越剧文化德育基地”,随后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中华文化艺术(越剧)传承学校”。 去年以来,学校在著名越剧大师朱小昭老师的帮助下,开展了《越韵古诗词》教学。 “远上寒山,石路斜,白云中有人住。夜枫林静坐,霜叶红如二月花。” “夜光杯葡萄酒,我想立刻喝琵琶。醉卧沙场别笑,自古几人斗?” 用越剧的腔调唱出学生们熟悉的古诗词,非常有趣。 在演唱过程中,学生们对古诗词有了更深的印象。

如今,越剧社已成立5周年。 五年来,每个学期的每周日,吴光辉都会准时出现在越剧社的歌唱教室,亲自教越剧社的学生学习越剧。 因为他的努力,这几年不少学生考入嵊州越剧艺术学校,走上专业学习的道路; 部分学生还考入浙江音乐学院附中,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学生们唱得越来越好,但吴光辉的声音却大不如前了。 大多数学生是女孩。 吴光辉本人唱男调,但每次授课时,为了让学生学得更准确,他都要提高一个八度,唱女调。 他每周日下午连续三个小时教高八度歌唱。 到了第二年,吴光辉不再拥有以前那样的金嗓子,办公桌上的“金嗓散结丸”成了他的必备良药。 如果换季的时候感冒了,吴光辉的声音就会完全哑了。 但即便如此,吴光辉仍然想继续教学,“我坚持了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 在他心里,传承越剧传统文化也是教书育人,只要站在三尺讲台上,他就永远坚守这个信念。

《温岭日报》(1018.10.09第5页)

记者:王平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