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戏剧专家各抒己见 解放日报讯近年来,名著改编已成剧坛一景。京剧《骆驼祥子》、越剧《红楼梦》、话剧《生死场》、川剧《金子》等已问世;本届艺术节期间,又有几台根据名著改编的戏剧上演,一部《家》就出现了四个不同的版本。记者在剧场碰到不少戏剧前辈与名家,听他们谈名著改编问题颇受启发。 越剧前辈袁雪芬说,川剧、越剧、沪剧、话剧4台《家》一起上演,但各有其貌,且都能从各自的剧种特点出发,从巴金的原著精神出发,而不是搞歪门邪道。鲁迅作品在艺术节上演的有昆剧《伤逝》和淮剧《祥林嫂》,两剧同样在艺术创新上下了一番功夫。袁雪芬希望戏剧界好好总结一下,只有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去总结,才能更有力地推动戏剧创作的健康发展。 剧作家罗怀臻看了小剧场实验昆剧《伤逝》后,特别佩服年轻人的冲劲与胆识,称赞这样改编的戏听得顺耳,看得顺眼,虽带有鲜明的年轻人样式,但没有过分追求前卫效果,也没因创新而失去传统的神韵,写出了自由恋爱背后的沉重负担。他指出,经典名著作为民族文化构成的重要部分,以各种形式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世界。名著改编则是使名著超越其生成的年代,并不断加入当代人的理解,使之丰富发展,从而将影响力不断传达开去的重要方式。他强调,“有100个观众就有100个哈姆雷特”,名著改编并没有一定之规,唯一要求的是要抓住原著的精髓。 京昆合演《桃花扇》的改编郭启宏则认为,改编名著要使人们获得历史感,要向戏曲寻找吸纳各种艺术手段的可能性。每个人都有权按照自己的理解来改编。只要总体精神把握住了,任何艺术上的创新都是可以的;只要有新的开掘就算成功,并不是说后来排的戏就一定比以前的要强。(记者 端木复) (摘自 《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