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柱头:
在一个剧团或戏班里,小生、女演员、老学生、小丑四种职业的顶肩演员被称为“四柱子”,相当于一个舞台的四柱子,表明他们(他们)负责剧团的演出。 商业的重要性。 20世纪20年代、1930年代,“四大支柱”成为越剧团演员的基本体系。 这是参考了早期越剧的“二小”(小旦、丑角)和“三小”(小旦、小生、丑角)制度。 继承与发展。 2、六柱头:
剧团中小生、花旦、老生、小丑、老旦、大面(大花脸)六个职业的头肩演员被称为“六圣头”。 早期越剧对老旦、大面不太重视,有“老旦脸大饭得铜钱”之说。 高升舞台班自1930年创办以来,六大行业各有优秀人才。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来,一些阵容齐全的大型剧团(剧团)实行“六柱头”演员组合制度。 这就是“四大支柱”体系的发展。
3、肩卡:
20世纪30、40年代,越剧院团、剧团以演员的分工和地位来称呼。 “肩”用于内部分工,“牌”用于外部宣传。 “肩”原本是指肩膀所承载的重量,以此来表达演员所能扮演的角色的重量。 在某一行中,能发挥最大作用的人是“头肩”,其次是“二肩”,以此类推。 越剧团以中青年演员最多,故有“六间小生”、“七间旦”。 场长或导演的角色分配是以“肩”为基础的。 “头肩”发挥一定的作用,“四肩”发挥一定的作用。 小生、花旦中,“三肩”一般表演难度较大,也更容易脱颖而出,因为如果“头肩”因故无法表演,而“二肩”则有沉重的负担。无法替代的角色,往往是由“三肩”“头肩”主演来替代。
“品牌”是指宣传板上所列的姓名和职位,不分行业,只取班(组)内最具魅力的三名演员作为第一、二、三张牌(偶尔有四张牌) 。 例如,20世纪40年代初,上海丹桂剧团的上榜顺序是:第一名筱丹桂(花旦),第二名贾凌风(丑),第三名张向清(小生)。 新中国成立后,戏班制度发生变化,肩牌称号也随之淡化。
4、头肩:
指剧团中有两名享有同等声誉和待遇的演员。 例如,两个花旦有头和肩,称为“头肩”,两个花旦有两个肩膀,称为“二肩”。 其他企业也是如此。
5、斗和百搭:
尘桶专门设计的琐碎琐碎,可以与各种卡牌组合成一个游戏。 在早期的剧团中,它是一种没有特长,但却不可或缺的演员。 其特点是戏路广阔,模仿性和适应性强,善于与各种演员合作。 但两者之间有细微的差别。 嘟嘟一般只扮演配角或保护伞角色,常常是小丑; 而小丑除了配角之外还可以扮演主角,不限于小丑。 一些后来成名的演员,大多在离开部门后都做过全能的角色。 比如,1933年尹桂芳随大华剧团来到宁波,文武正反、男男女女、老少皆宜,什么角色都扮演。
6、投递大师(桶大师):
早期越剧是由师傅指定演员、决定情节场面的。 演出前,他会告诉演员整部剧的剧情梗概、场景顺序和角色,并根据角色分配演员,并详细交代身份、年龄、服装、道具等。 ,每个角色如何进入和退出等等。他们的职责与于导演类似。 演出时,调度总坐在门口,观看台上的表演,并督促下一个舞台的演员做好准备。 这就是所谓的“守台”,其职责与舞台监督类似。 由于排场师的作用就像将散落的木板箍成一个整体,故又称“桶箍师”。 排场大师适合老剧团以逐场制表演“芦头戏”。 1930年代末以来,越剧团逐渐转向编导制,排场大师也逐渐完成了历史任务,成为专门教授老戏的大师。
7. 马来语和本来语:
越剧进行路演时,后台师傅指示台上演员加快表演速度的暗号是“马来”,指示台上演员放慢速度的暗号是“弯来来”。 ”。
8、跳槽:
演员为了自身发展,离开原来的剧团到另一个剧团,以提高自己的艺术地位和生活条件,业内称之为“跳槽”。 通过“跳槽”,往往二肩变成头肩,三肩变成二肩,或者小剧团的二肩到大剧团唱二肩,都升级为不同程度的。
9、敲壳:
指20世纪40年代上海越剧界流行的剧本创作的最初过程,也称“提纲”。 剧作家选定主题制定故事后,需要与戏剧公司戏剧部敲定外壳,然后才能进入写作阶段。 敲壳有两层意思:一是敲定剧情、场景的壳,二是敲定人物设计的壳。 情节和场景要适合越剧观众的口味,比如情节要悲壮,服装要华丽,场景要丰富,男女主角可以“送行” (谢幕)最后一一等等。人物设计必须适合剧团演员的实际情况。 比如尽量发挥第一、二演员的长处,六柱子的戏份一定要重一些。
10、娘:女越剧团或私学徒弟称呼师傅为“娘”。 胜县话的“娘”,读音像“尼洋”,无声。 是姑姑、婶婶的统称,用来表示师徒关系亲密。 不过,也有拜师仪式或“官书”契约。 有的师傅相当严格,甚至把徒弟当成女仆。 徒弟在欣赏了师傅之后,就会以师傅的名字命名,通常是在师傅艺名的基础上加一个小字或者“萧”字,比如尹桂芳的徒弟就有萧桂芳、尹小芳。 小付全祥(雪莹饰)是付全祥的弟子。 “娘”的称谓始于1930年代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渐消失。
11、敲头:
杜班、绍兴文戏时期,是演出前敲锣打鼓以吸引观众的一种形式。 由于当时演出大多在农村进行,非锣鼓不足以吸引观众。 有文头肠和乌头肠两种。 前者多用于渡班时期,后者多用于绍兴文戏时期。 文头场使用“绍敲”,即使用绍剧发声器和绍剧锣鼓。 发声器有鼓板、大鼓、大钹、大锣、小锣、水钹等,锣鼓经过【三帽】、【炮】、【由“水下锣”、“吞头”组成”和“阴功”。 五头厂? “京敲”是指使用京剧发声器和京剧锣鼓。 发声器有鼓板、京鼓、精锣、大锣、小钹、小锣等。 】、【拳打】、【敲击】、【小锤子】、【马腿】、【水下鱼】、【近身】等,相比两款头部游戏,后者更加热情火热,因此被称为前者是“文”,后者是“武”。 从农村进入镇戏院后,敲锣打鼓显得太吵,就改用京剧曲调《夜沉沉》,而不是“敲头台”。 新中国成立后,戏剧艺术日益发展,“敲头”时代结束了。
12. 第二个传统:
是指自1942年袁雪芬打出“新越剧”旗帜并率先改革以来逐渐形成的越剧新艺术模式,它有别于渡班、绍兴文戏原有的传统。 包括四个基本内容:
①. 将戏剧、电影的写实表现手法与传统戏曲的虚拟手法相结合,使越剧走上写意与写实相结合的表演道路;
②. 建立剧务部,组织编、导、演、声、艺等部门的有机配合,使剧团成为既独立创作又相互融合的创作集体;
③. 废除角色制度,建立导演制度,注重剧目的现实意义、人物的塑造和主题的体现,追求舞台艺术的整体美,形成以导演为主体的艺术生产体系。以改革创新为目标;
④. 学习昆曲的姿势,增强越剧表演的舞蹈性和规范性,从而形成越剧独特的优美、细致、抒情的表演风格。
这四个方面的有效改革促进了越剧艺术各部门的创新。 比如在音乐唱腔方面,创制了【驰调】、【弦降调】,丰富和完善了越剧的音乐板腔体系,基本废除了京剧、邵剧中的锣鼓套路,并借鉴戏剧、电影的音乐处理,根据剧情氛围的需要。 作曲和配乐增强了抒情性; 在化妆方面,演出新剧目时,废除了脸谱、水粉、包头、贴纸,代之以符合当时审美观念的戏剧油画化妆方法。 设计; 服装 在新编剧目中,废除了不分朝代、地域、季节的典型传统服装,而是根据人物的需要进行设计,在风格上形成了越剧服装柔美飘逸的风格。 、图案、材质和色调。 风格独特……上述改革大体在建国前夕完成,使越剧在众多剧种中独具特色,充满活力。 新中国成立后,在人民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越剧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发展。 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它已完全成熟,进入历代机构的鼎盛时期,遍布全国,享誉海外。 越剧的“第二传统”不仅改变了越剧本身的形象,也对整个国剧的改革产生了影响。 越剧界也将20世纪40年代越剧改革时期创作、演出的新剧目称为“第二传统越剧剧目”。
13、班长制度:
女子越剧团的管理体制是20世纪30年代初越剧团成立后形成的。 班长有两种。 一是多人组成股份剧团(常由专业剧团发起),其中一人代表股东担任班长; 剧团业务过程中,班长管内、对外事务,演员、工作人员无权干预,但演员、工作人员的生、老、病、死与剧团无关。班长; 员工工资(工作工资极低)。 由于班长制度明显是封建的,除了经济剥削之外,女演员的人身安全往往得不到保障。 20世纪30年代末大批女剧团进入上海后,班长制很快被“老板制”所取代。
14.Boss系统:
越剧剧院操作系统. 独资或合资影院,一人为老板。 剧院里的一切开支和收入都由老板掌控,演员和工作人员也都是老板雇佣的。 演员和工作人员的工资由老板和新兵单独协商,采取“银包制”和“包工制”,即无论生意好坏,演员和工作人员每月都有固定工资。合同期内的收入。 工资的增减、人员的组合、剧目的选择、演出的场次等都是老板决定的。 演员们成了普通的雇员,除了按月领取工资外,没有其他权利。
15.姐妹班
“姐妹班制度”的缩写。 越剧院团、剧团的管理体制类似于合作社,是一个自愿结社的共和国。 存在三种情况:早在20世纪30年代和1940年代,夏季生意淡季期间,剧团在“暑假”期间停止演出。 为了维持生计,积蓄较少的普通男女演员临时组成小队演出,每天按照约定的比例瓜分票价。 结果被评为“姐妹班”; 其次,抗战胜利后,上海物价飞涨,时局动荡,多数戏院生意不佳。 有的老板和演员联合组成一个班,共同维护演出,按约定比例分担盈亏。 称为“姐妹班”。
新中国成立初期,越剧界在人民政府的指导下,废除了老板制度,组建了以主要演员为核心的私营专业剧团。 至今仍沿用“姐妹班”一词。 但此时它具有比较完整的合作性质,其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大会,一切重大事项都必须由其通过。 负责处理会员会议决议和日常事务的机构是团务委员会,以组长、副组长(一般为主要演员)为核心。 一般规模较齐全的剧团设有总务部、话剧部、音乐组、戏剧组(管理服装、道具)、团委下设演员组,分担各项任务; 除团委外,还设有监督委员会,负责监督。 剧团人数少则七十至八十人,少则三十至四十人。 在这种姐妹班里,大家按照共同评定的贡献数额获得相应的报酬,经营盈亏也按照每个人的收入比例进行分享。 与建国前临时组建的姐妹班相比,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男女演员的工资差距仍然很大。 最高可达2000至3000元,最低仅60至70元。 同时,由于需要照顾主要演员,为了面子,使用了一些多余的人员,无形中降低了整个集团的经济效益; 规章制度并不完善,往往是主角说了算。 因此,姐妹班制度并不完善。
16. 长脚
戏曲广告的传统形式之一。 始于清末,至女绍兴文戏时期仍沿袭。 尤其是在浙江城乡开展时,这种移动广告效果更为明显,进入上海后使用量逐渐减少。 每天的剧目确定后,前台几个被称为“龙角”(或“龙人”)的人就会分别出发,肩上扛着长柄木牌,写下当天的剧目和主要内容。演员们边走边敲锣。 响铃)并大声喊叫以吸引人们。 1938年初,姚水娟领衔的月声剧团在商业戏院演出时,《长脚》的口头广告是这样的:“刚从绍兴来的上海姑娘杜班,于1999年11月在商业戏院登台演出。正月初一,数十位妙龄少女,表演清纯丑陋,嗓音优美,颜值兼备,性感与艺术兼备,焕然一新!日场秀《仁义》,夜场《沉香扇》,有悲欢离合,有噱头,不要留太多票,要买的请早点来,快点!
17、芦头戏又称“木表戏”术语:
没有剧本和固定的剧本,只有故事的框架和场景的轮廓(“剧本”)。 新剧演出前,节目主持人会讲故事梗概、人物名字及其相互关系,关键场景也会上台走台。 正式表演时,表演者按照师傅规定的表演大纲即兴表演,俗称“掼路头”。 为了防止演员在台上讲话出现困难,班里训练时,老师经常会教一些“福子”(见另一篇文章)。 同时,在所有的道路场景中,剧情中往往都有“路”要走,比如“旅行”、“住酒店”、“花园”、“抢新娘”、“法庭”、“监狱”访问”等都是常用的场景。 演员可以在表演中效仿自己所学到的和所经历的,即兴发挥。 这种表演方式始于1911年辛亥革命后上海和苏南的文明剧和草台团京剧。早期越剧沿袭这种方式,20世纪40年代以后逐渐减少。
18. Jingknock, Shaoknock(音乐术语):
指锣鼓两种套路,以烘托舞台气氛。 《京敲》用京剧锣鼓敲打京剧发声器; “邵敲”是用邵剧锣鼓来演奏邵剧发声器。 这是早期越剧因自身缺乏表现手段而借用其他剧种方法的做法,从而成为越剧锣鼓两种方法。 有的剧目沿袭“敲敲”的方式,如《二堂坊子》; 有的剧目遵循“敲锣打鼓”的方式,如《秦香莲》; 有的剧目根据需要两种方式都采用,如《碧玉簪》。 两者相比,使用“惊敲”的机会远多于前者。 20世纪40年代以后,越剧经历改革,艺术逐渐成熟。 锣鼓的使用服从于丝弦乐的伴奏。 京、邵风格不再明显。 但演出传统戏曲时仍沿用京剧和邵剧,但区别已不再严格。
19. 捐赠条款:
早期越剧的一些歌词、套路稍作改动即可灵活运用到任何剧目中。 由于它们是对特定场景或物体的概括性描述,善于阐述叙述,相当于古诗词中的赋、毕、行之“赋”,故称“赋子”。 如“邻里夫子”、“茶馆夫子”、“堂屋夫子”、“寿堂夫子”、“佛多夫子”、“春景夫子”、“夜景夫子”、“花园夫子”、“大话夫子”等等。根据表演的需要,演员可以发挥自己的适应性,唱二十、三十句,也可以只唱四至六句,比较灵活。《夫子》最初出自《传书》的唱书以及佛教故事的“玄卷”,在越剧前身的唱本中被广泛使用,后来又被运用到舞台上表演的“鹿头戏”中,师徒俩代代相传。相传,一些优秀的艺术家由于思维敏捷,经验丰富,能把“夫子”运用得恰到好处、形象生动。
20. 肉类术语:
指某种“符子”,经过多次使用,在某些剧目中演变成受观众普遍欢迎的相对固定的唱词或旁白。 它与情节和人物心理密切相关,有血有肉,不同于一般的“夫子”描写,故称“肉子”。 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十八情”和“塔会”经过几代艺术家的反复演绎,唱词和台词也都比较固定。 。 转移到其他剧目中是不适用的,所以这些唱词、台词就成了《梁祝》的“肉”,而《送十八》和《楼》也成了《梁祝》中的“肉”。 ”。 《梁祝》可以演《梁祝》,其余表演可以“打路头”,但这两个部分只能演“肉戏”,否则就会被嘲笑。 越剧班教徒弟传授技艺,除了教一些一般的“夫子”外,还教徒弟一些“肉戏”,让徒弟掌握表演的基本功。
21、密封和静置:
越剧进入上海后,春节前7至10天,剧团停演,让演职人员回家准备过年,被称为“封箱”。 为了躲避夏季的酷暑,剧团经常在盛夏时节(每年七、八月)停止演出半个月至一个月,称为“暑假”。 但暑假期间,一些剧团的一些中下层演员为了赚钱,仍然组织商业演出。 这对扮演两肩的年轻演员还提供了扮演主角的舞台练习机会,扩大了他们在观众中的影响力,其中一些人因此转行,后来成为头肩演员。
22.家庭主妇:
指与越剧界有特殊关系的某类女子。 “国芳娘”就是“干娘”的意思。 20世纪30、40年代,“谢主妇”是越剧演员的习俗。 当时有“为奸臣,必拜主妇;为婢女,必受侍女”之说,可见当时风气之盛。 所有的“郭芳娘”一定都是越剧爱好者,各行各业的女性,真正热爱越剧的人也不在少数。 对越剧影响不好的就是一些闲暇、有钱、心胸狭隘的老婆大妈。 比如电影《舞台姐妹》中的“沉妈妈”,就是这类人物的艺术典范。 他们收留的家庭主妇往往是剧团的台柱演员; 一旦成为“家庭主妇”,她们就把干女儿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为她们付出金钱、言语、心机,肯定想把剧团变成自己的。 在剧团的掌控下,大大小小的活动没有他的点头或默许就不能进行。 因此,成为主宰剧团命运的特殊人物,也成为越剧改革的巨大阻力。 家庭主妇现象是一种畸形发展的畸形现象,代表着落后观众的力量。 越剧界的有识之士对此早已有所警觉,常常抵制家庭主妇的无理纠缠。 有些演员坚持不认出家庭主妇。 新中国成立后,“拜主妇”的风俗不再流行,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又重新流行起来。
23.戏剧系:
剧团的工作部门之一,负责编剧、导演、技术指导、作曲、设计、舞台监督、戏务、宣传、广告、演出手册编写等工作。 其中,单单“设计”就包括布景、服装、化妆、道具、灯光、效果等的设计和制作,以及舞台装置。 班”,甚至询问了人事和财务)。
剧务部通常由以下人员组成:编剧二至三名,导演二至三名,技术指导或资深戏剧大师一名,作曲一名,舞美设计一名,舞台监督一名,宣传员(俗称“举报小姐”) ”),还有一名文员一人。 上述成员经常身兼数职,主要演员也照常参与工作。 剧务部由一名提名的导演和副导演领导,他们可以独立选择或创作剧目,无需剧院老板的干预。 但剧务部门必须保证剧目成功,这样老板才能盈利。 因此,剧务部门除了努力安排新剧目、积极宣传外,还必须做好剧场演出时的舞台监督工作,同时轮流深入观众,收集反馈意见。以便及时改进工作。
20世纪40年代,参加戏务部门的新文艺工作者大多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越剧正是通过这些年轻人,引进了现代戏剧的综合艺术,首创了戏班导演制度,带动了各艺术部门的创新创作。 越剧呈现出领先于当时所有兄弟剧种的舞台艺术新面貌。 建国初期废除“老大制度”后,戏剧系如虎添翼,为建国后越剧的大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