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锦霞用生命创造梦想

author
0 minutes, 0 seconds Read

舒锦霞出生于浙江省新昌县澄潭镇东丁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78 年中学毕业参加高考,不料以几分之差名落孙山。无意中看到新昌县调腔培训班招收学员的一纸通知,她毫不犹豫地前去报考,一曲《南泥湾》征服了所有的主考官。家人一致反对她进剧团,要她去当民办教师,边教书边复习,准备再次考大学,老师也上门做思想工作,希望继续报考她的特长――英语专业,然而舒锦霞主意已决。

过了学艺最佳年龄的舒锦霞,学的又是古朴粗犷的新昌调腔,这就难上加难了。她咬咬牙挺住了。然而不久,剧团解散,使她陷人了迷惘。“上帝关闭一扇门,就会打开另一扇门”。恰逢黄岩越剧团来新昌招收新学员,她以出色的表演征服了考宫。在调腔剧团她只呆了 8 个月,但练就的下腰、走圆场、 拿顶、虎跳、鹞子功等基本功,为她以后的演艺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黄岩越剧团的五年,舒锦霞成了团里的台柱。“黄岩县代表”、 “五届省政协委员”等一连串光环在她头上闪耀。1982 年,学越剧才三年的舒锦霞在浙江省首届“小百花”会演中以《状元与乞丐·教子》中 “柳氏”一角荣获“优秀小百花 ”奖。从此,这朵娟秀的“黄岩山花”的名声, 在浙江越剧界慢慢传开了。

1987年夏天,舒锦霞成了浙江越剧团的一员。美丽的西子湖畔的良好的艺术氛围,给了舒锦霞展示人生价值的舞台。随着电子视听艺术的兴起,传统的越剧面临着争取现代观众的考验。舒锦霞时时思考着如何在现代社会里保存这一艺术之花,并使之发扬光大。她认为自己是个越剧演员,对越剧有感情、有基础,如果完全改行唱通俗歌曲,于情不忍,也体现不出自己的优势,她决定走越剧的创新之路,“我宁可失败,也不选择重复。”

舒锦霞曾将自己喻为“等待起飞的飞机”。从艺二十多年的她如今已开始加速“起跑” ,试图把舞台上未圆的梦想借助深入千家万户的荧屏来实现,让越剧以耳目一新的面貌出现,“以争取更多的年轻观众”。

舒锦霞,浙江越剧团著名旦角,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师承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她唱腔柔美抒情,韵味浓厚,表演真切、纯情并富有。曾荣获1982年浙江省首届优秀小百花奖;1994年,获首届中国小百花越剧节金奖;1995年,获中国第七届音乐电视金奖;1998年,获浙江省越剧新十姐妹奖、艺术明星奖及中国音乐电视戏曲类金奖;2001年,获中国第十八届戏剧梅花奖。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