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旦
京剧无论是叙事还是抒情,大多是通过有节奏的唱腔来表达的。 尤其是唱腔,是京剧表演艺术的重点。 京剧的唱腔吸收了徽、汉、昆及各种小戏的许多养分,发展变化,更加规范、丰富、完善。 有成就、有创造力的京剧演员常常用他们对歌唱艺术的不同追求来标记各自的流派。 例如,京剧《玉堂春》的情节是关于一个名叫苏三的青楼姑娘被冤入狱的故事。 在三个法庭的审讯过程中,她没想到担任审判长的检察官恰好是她的旧情人。 特殊情况下的意外遭遇和无法相认的复杂心理是本剧的主要内容。 这样的剧目不是很深刻,但梅兰芳、程砚秋(1904–1958)等许多著名演员经常表演。 观众一次次前来欣赏《玉堂春》,以聆听他们不同的艺术细节,但歌声依然那么优美动人。 在歌声中,你可以体会到苏三的惊慌、回忆的痛苦、不平的怨恨,以及认清昔日恋人后对自己暗淡未来的希望。
梅、商、程、荀这“四大名旦旦”,艺术上各具特色,称霸舞台,演艺唱功精益求精,各有保留剧目、师长、后继者,自成一派。
民国初年至1930、40年代,京剧各领域都有著名演员。 老生演员有:谭鑫培、余淑言、严巨鹏、高庆奎、马连良等; 武生演员中有:杨小楼、盖景天、井行里,有:金少山、郝守慎、侯细蕊、邱盛荣,丑闻有肖昌华等,他们就像夏夜的星星一样明亮,同时也得到了公众的认可。
海派与周信芳
上海是中国最早的近代工商业大都市,也是西方文明最早的登陆点。 西方文明与现代商业经济因素的相互作用,迅速削弱了僵化的分工和僵化的框架对艺术实践的控制。 上海京剧艺术的发展,产生了与北京王朝不同的变化,成为海派京剧。 为了更好地适应当代潮流和大众口味,海派京剧呈现出开放之势,打破常规,锐意创新,广泛采用风格,强调都市审美品格。
海派京剧的代表人物是周信芳(1895-1975),七岁时以艺名“七灵童”登台演出,名满全国。 他的行为艺术追求并创造了一种真正的休闲风格,化风格化为自然。 他塑造的舞台角色充满力量,令人难忘。 如徐策(《徐策奔城记》)、海瑞(《海瑞尚书》)、宋江(《乌龙院》)等。 “四大进士”中的宋世杰最具代表性。 见义勇为的宋世杰独自对付了众多贪官,扳平了一起冤案。 成熟与幽默、强硬与策略相结合。 这种不同于清官的新百姓形象,只能出现在中国现代戏剧的舞台上。
摆脱“小家风”
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中国戏曲的从业者也发生了变化。 他们从一半农民、一半艺术家,变成了以艺术为主的艺术家。 他们或独自旅行,或结伴出行,前往人口稠密、生意兴隆、可以赚钱养家的城市。 他们不断地揣摩城市里人们的品味,据此编排节目,调整自己的外表、声音、行为和姿势,以求在城市中立足。 就算站不住了,也要先回乡下练练一段时间,然后再卷土重来。 大量进城务工的农民和出生在城镇、现已定居城市的居民是他们的基本受众。
这些原本只是小剧的戏曲,到了大中城市后,逐渐脱去了小气,伸出了手脚,变得更加强大。 其中一些新兴剧种占主导地位,如沪剧、淮剧、鲁剧、楚剧、黄梅戏等。 有的甚至风行全国,如越剧、评剧等。 这些新兴剧目最初的形式比较简单,基本上是独人戏、二人戏和三小剧三种类型。 独角戏是由一个人扮演一个角色来表演。 多人戏,即两个小戏的和声,是典型的二人戏,流行于内蒙古、晋北、陕北、冀北等地。 花鼓、采茶、探黄、秧歌等小戏也属于此类。 黄梅戏有一出戏《情侣看灯》。 男女主角分别扮演情侣角色。 他们有说有笑,载歌载舞,赶往城里看元宵节。 台上虽然只有两个人,但并不冷清。 三小戏是在对联戏的基础上加一个人物,由两个丑男一人表演,或一人一人表演。 现实生活中的小事如夫妻工作、男女爱情、家庭纠纷等往往都是这些民间戏剧的内容。
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政府文化机构的支持和知识分子、艺术家的参与下,这些由民间戏曲发展而来的新兴戏种迅速向地方戏曲拓展。 描写青年农民董永与七仙女爱情故事的《爱情故事》,让当时只流行于安徽省的黄梅戏,七仙女的表演者严凤英(1930-1968)家喻户晓。一夜之间起名。
程兆才与评剧《杨三姐诉苦》
一位才华横溢、技艺精湛的表演者付出了非凡的努力,将活跃在河北和东北地区的民歌《荷花落》改造成可以进入唐山、天津等城市剧院的评剧。 他叫程兆才(1874—1929),河北省滦县人,出身严寒。 他首先成为一名艺术家,然后成为一名作家。 他55岁时完成了自己的人生旅程,却留下了近百部评剧剧本。 或许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程兆才的戏剧充满了燕赵大地的豪爽,语言明快直白,地域人文色彩浓郁。 他的创作不仅奠定了评剧的文学基础,也深刻影响了评剧的艺术风格。
《杨三姐诉苦》是评剧舞台上长期上演的一部优秀剧目。 人们最感兴趣的并不是这起通奸杀人案如何侦破以及杨二姐被丈夫谋杀的真相被揭露,而是被剧中主人公杨三姐的举动所吸引。 这个涉世未深的16岁农村女孩只身来到大城市,与庞大的国家机器打交道,却不知道自己的能力。 为了讨一点公道,获得“开棺验尸”的许可。 当布满刀痕的尸体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时,跪在地上的杨三姐心力交瘁,泪流满面。 那瘦弱的身躯上爆发出的强大灵力,震撼着每一个观众的心。
一部剧拯救一种戏剧类型
昆剧《十五关》是浙江昆剧团根据清初朱素臣的同名传说(陈静撰)于1955年改编的。 原剧的主角匡忠被写成包龙图转世。 他刚上任时,就从神灵托付的两只熊的梦中得到启发:民间有恩怨,必须认真追究。 这个离奇的梦一直是匡忠发现自己的冤屈、伸冤的机会。 当冤案败露后,匡仲利用因果报应和封建说教的迷信思想来指责受害人。 在今天的改编中,那些严肃、无理取闹的说教都被删除了,匡仲为民请命、敢于冒险、注重案件查处的务实精神得到了凸显。 无论是作者还是表演者都投入了创作,《十五弦》与原作相比实现了质的飞跃。 针对传奇书语言深奥晦涩、典故堆积的缺点,改编者进行了通俗化、个性化的文学加工,使作品的舞台表现轻松、简洁、清晰、富有表现力。 《十五关》的上映,复活了一种戏剧类型。 现已在北京、上海、南京、苏州、湖南等地建立了昆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