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喝越乡龙井茶,便起了去嵊州访乡问茶的念头。
四月末与河北茶友去宁波参加茶文化学术会结束后,终于踏上了只需一个小时车程嵊州,并参观嵊州市顺发茶叶有限公司的茶叶基地和生产车间,再次品到盛名远播的“越乡龙井茶”。顺发茶叶有限公司除了生产越乡龙井之外,还是一家专门生产出口“龙珠茶”,在当地小有名气。相识甚久的公司史总告诉我,来到嵊州该去他的老家崇仁古镇看看,去感受玉山公祠那里的越剧文化和崇仁义门裘氏家庙两处老建筑。这两处建筑可称得上是崇仁古镇的经典之作。
从顺发茶业到崇仁古镇很近,汽车穿巷过街十几分钟就到达古镇街区。这是一片尚未开垦的古镇,碎瓦碎片、墙面斑驳的房屋比比皆是。但崇仁古镇已经纳入旅游部门开发范畴,史总对我说,这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古镇的保护与开发,想来是在矛盾中纠结。我所见到崇仁义门裘氏家庙已经在紧张装饰中,可能今后我们所见到的古镇便也焕然一新了,原本建筑的沧桑斑迹定会荡然无存,起码墙面都要整修。值得庆幸自己这次早一步到来,能够直面古镇本来面目。
崇仁古镇在嵊州市区西北方向约十几的公里,五龙山上下来的溪流穿镇而过。从小生活在古镇上的史总说,崇仁古镇的历史若依据在古镇西北的“方井”考证,可追溯到三国时期,这是因为井旁有一石碑刻有“赤乌二年(239年)”字样,可见这是先民居住古镇的雏形。
有史料记载的崇仁古镇(原名杏花村),北宋熙宁年间,受皇帝敕封的义门裘氏从婺州分迁此地,裘氏以崇尚仁义为本,故名崇仁。美丽的崇仁古镇虽历经沧桑但风貌依旧,至今仍保留着庞大的古建筑群,而且是古建筑连片成群,具有宋朝遗风、明清特色。与越剧颇有因缘的玉山公祠为中心,古镇上保存完整的老台门就有100余座,台门之间用跨街楼钩连,既珠联璧合,又独立成章,体现了先人“分户合族、聚只一家”的遗风。崇仁古镇面积达30公顷,现在所建建筑群体为明、清至序列,其建筑装饰精工细作,石雕、砖雕、木雕、灰塑、题刻、书法、彩绘工艺水平高超,堪称一绝。
崇仁人马潮水是越剧的创始人之一,更是创办越剧史上男科班的第一个。1930年,裘氏家族的裘光贤在镇西戒德寺创办女子科班“高升舞台”、“小高升舞台”,像“越剧皇后”筱丹桂、“金嗓子”傅全香均出自其门下。崇仁古镇这块古老的土地孕育和发展了越剧、围棋等特色文化,弥足珍贵。
说到越剧的历史,不可不提及崇仁古镇上的玉山公祠。公祠是裘氏家族为纪念先祖玉山公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是崇仁规模最大、建筑最精、保存最好的宗祠建筑。玉山公祠整体建筑雕刻精美,尤其是戏台,顶棚造型独特,雕花细腻而逼真,工艺精湛,是古戏台建筑中的典范之作。更为可贵的是当年玉山公祠戏台冲破几千年来女子不得登台演戏的封建禁忌,上演了由傅全香主演的《夜半钟声》,故而玉山公祠为推动女子越剧在民间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嵊州作为中国越剧之乡、越剧的诞生地,似乎已成过去的文化记忆。然而,玉山公祠却在历史的风雨中顽强地生存下来,并且作为古镇建筑核心在与现代文明的对视中显现出自己独特的文化魅力,成为越剧文化的骄傲。
崇仁古镇的玉山公祠戏台与嵊州施家岙村 ,堪称中国越剧演变和发展的“活化石”。由于崇仁古镇与越剧有着不解姻缘,所以更令人对它仰之、敬之、崇之!(舒曼茶话于2013年5月上海浦东清茗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