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驻长留的北京红旗越剧团 和惊鸿一瞥的北京越剧团相反,在北京有一支长驻长留的越剧队伍,至今还有部分演员活跃在北京的戏曲舞台上,这就是红旗越剧团。 红旗越剧团的前身是原上海的天鹅越剧团和光明越剧团。 天鹅越剧团在解放初期成立,筹组人之一就是越剧音乐设计者,曾在芳华越剧团长期作曲,为尹桂芳唱腔定谱设计,对越剧音乐颇有研究及发言权的连波先生,因为在筹组时期一些志同道合的人经常在天鹅茶室议谈,故借柴柯夫斯基《天鹅湖》之名取剧团名为天鹅,天鹅越剧团主要演员变更频繁,在我记忆中有从华东戏曲实验剧团跳出的丁赛君,她嗓音嘹亮,身材高挑,唱腔亚赛范瑞娟,是小生的好材料,后来重入上海越剧团,曾和金采风合作演出过《桃花扇》、和王文娟合作过《沉香扇》、《孟丽君》、和吕瑞英合演过《叁看御妹》,最后一出戏为香港电影界相中,她曾和香港当时电影皇后夏梦合作拍摄过同名的量梅调电影,可惜她英年早逝,一九八四年就离开了越迷朋友。在我记忆中曾在当年的海员俱乐部(现工人工会旁侧的残疾人协会),看过她和余彩琴合演的一出戏,剧名我忘了。后来天鹅引来了筱月英、焦月娥等人。不要小看这只小天鹅,至今小有名气的《红楼梦》中紫鹃扮演者孟莉英、和号称”小范瑞娟”的陈琦都在这只鹅巢中安栖过。一九六o年天鹅在北京安家时她们和筱月英等人都已离团,随团北上的旦角一号是徐逸秋。 光明越剧团主要演员是陈少鹏,也是酷学范派的、还有丁苗芬(丑)、毛玉棠(老生),天鹅和光明加上湖州越剧团叁驾马车奔驰到北京安家,取名为冶金工业部第二文工团。 冶金工业部要建立一支越剧队伍是有道理的:因为解放后有许多上海钢铁厂内迁,职工们都是举家老小的,到了异乡客地自然会产生思乡之情,冶金部为了安定职工之心,组织一支流动的文艺越剧轻骑队到各处去巡迴短期演出,是可以告慰人心的。 谁知这支队伍后来会被北京文化局看中,仿效天津越剧团,将这支队伍直属文化局领导定名为北京红旗越剧团。那时我已在天津读大学看到北京的报上经常有红旗越剧团的演出剧目广告,评论界对越剧团评价很高,北京的越迷也很多。 红旗越剧团在京演出了不少剧目,如《昭君公主》,剧本采自解放后曹禺完成的唯一作品《王昭君》,徐逸秋扮昭君、陈少鹏演匈奴王呼韩邪,尤其是陈少鹏,其举手投足都源自北方少数民族的舞蹈程式,唱腔也粗旷有力。演出后得到文艺界一致好评。二轮演出时昭君公主由B制的青年演员万馥香主演,万馥香后来为空军部文工团看中,调入部队,在歌剧《江姐》中饰演江姐,因为《江姐》的音乐取材于川剧、越剧、婺剧……等多种南方剧种,需要有一个有南方戏曲功底及灵气的演员来担纲,作曲羊鸣和空政文工团领导包括刘亚楼司令从苏州(万馥香是苏州人,在加入红旗越剧团之前曾在苏州工作过)追到北京,终于找到了他们理想中的演员。所以曾在红旗越剧团唱过越剧的曾经在红旗越剧团当过演员的万馥香成为第一代的江姐,而《红梅赞》一曲也是由她首唱响遍中国大地。 红旗越剧团还为丑角丁苗芬定制了《唐知县叁审诰名》、《包公智斩鲁斋郎》等剧,也得到广泛好评。该团曾叁次进中南海为中央演出,周恩来总理还接见过演员,并和她们亲切交谈、讲话。 除万馥香以外红旗越剧团还为其他文艺社团输送了许多杰出的人材。 有电视剧《红楼梦》中扮演惜春的胡泽红,惜春是很难演好的贾府人物,她大彻大悟,早就感触到贾府光辉一面背后的阴暗,但她毕竟还是贾府中有身份的小姐,胡泽红能演好这人物是很不容易的。 还有一个更突出,那就是李玲玉,同样进入音乐王国,万馥香走的是古典贵族音乐之路,而越剧更为她打下了一定基础,而李玲玉走的是通俗音乐的路,也是越剧给她打下的基础,她在团里原来是徐派小生,徐派的油滑带有一定程度的平民文化倾向,所以李玲玉后来走通俗唱法的道路是水到渠成的,她的《甜甜甜》使她获得了“甜妹子”的称号两人的走向表面看是矛盾的,但实际上又是一致的,因为她们都有越剧的基础,而越剧表演及唱腔上有才子佳人的古典美,也有平民俗人的通俗美,只要融合得恰当,两者又不是矛盾的。如陆锦花在《劈山救母》中的题诗那段高雅,而在《珍珠塔》后见姑中那段唱道情的浅俗,同样出自一人之声,那不是很说明问题吗。 还有一个是王霙,他是演青年的特型演员,他也在红旗越剧团落过户。因为红旗越剧团也尝试男女合演。 一样是在北京,上越一团在北京只生存了一年,而红旗越剧团至今还给北京人留下极好的印象,这里有个问题值得思考,一个是人为的因素,上越是用强制命令的做法将一簇鲜艳盛开的花卉南迁北栽,最终终于枯萎,而红旗这簇南方的花卉是自然的移栽到北方法嫁接到北方的坫木上,故而依然能健康成长。万亊都要切切注意:强扭的瓜不甜。 另外北京的上海人、江浙多,他们总有些乡土思念之情。所以他们往往以欣赏越剧来缓解这种思念。据说北京的越剧联谊会火旺,也是流派纷呈,经常排练彩唱,连鞠萍姐姐、孙小梅主持人都会象模象样的唱上几句。红旗越剧团能在首都永远飘扬也是着扎实的群众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