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中西文化交流第一人”。至今行走在上海,时时可以邂逅徐光启留给这座城市的印迹。徐家汇源、光启公园、光启城……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对徐光启的了解停留于此。“徐光启应该写、值得写,但不好写”,面对徐光启这一题材,很多创作者望而却步。 今年是徐光启诞辰460周年,上海如意越剧团日前推出原创越剧《海上光启》,这也是如意越剧团成立以来推出的首部原创大戏,并获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重大项目资助。该剧由上海市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越剧艺术传习所(上海越剧院)指导,上海如意越剧团、徐家汇街道办事处、凌云路街道办事处联合出品,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徐家汇历史文化研究会、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利徐学社、徐家汇源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支持创排。继今年1月在上海群艺馆试演后,该剧将于4月24日、25日再次献演于宛平剧场。 《海上光启》由青年编剧魏睿编剧、青年导演吴佳斯执导,上海越剧院越剧推广人、演员沈歆雯饰演徐光启;如意越剧团青年演员笪雪莹饰演徐光启的妻子吴琬君,如意越剧团团长,越剧表演艺术家金采风童丽君饰演老年吴琬君。该剧通过勾连“治蝗虫”“译洋书”“种红薯”“修历法”等故事,讲述徐光启一生的主要成就,和他“放眼看世界”的创新精神、“初心为民本”的高尚情怀。 原创越剧《海上光启》的创作缘起于2020年上海如意越剧团排演的越剧小戏《初心如一》。演出后获得好评,主创团队萌发了排演一出大戏,将徐光启的一生搬上舞台的想法。 从一出十多分钟的小戏“扩容”到两个小时的大剧并非易事。童丽君介绍,成立于2016年的上海如意越剧团在此之前虽然排演过《梁山伯与祝英台》《碧玉簪》《西厢记》等经典,也在金采风老师的指导下复排过越剧金派、陆派代表作《劈山救母》,但《海上光启》这样完全从零开始的创作还是第一次。从剧本创作到落地排练,再到最终呈现,剧团上下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之所以坚定地要把徐光启的故事搬上舞台。童丽君坦言:“是因为一份作为上海人的‘责任感’。”徐光启的扮演者沈歆雯说:“在徐光启身上,能看到上海这座城市海派文化与江南文化的融汇贯通。” 剧作家、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罗怀臻评价该剧:“小剧团、大志向;硬题材、软着陆;大情怀、小情趣。”他说,徐光启是上海的名人、上海的IP,《海上光启》的创作,对于民营、专业院团都有一定启示性,期待《海上光启》经过打磨后,成为徐汇乃至上海民营院团的一张名片。 如何吸引观众走进剧场看“故事”,而不是“听课”?怎样解决思想性和艺术性之间的矛盾?《海上光启》剧组找到了“轻喜剧”风格。这支年轻的主创团队用当下的眼光重新审视徐光启,试图走进四百多年喝着浦江水,操着相似口音的伟人的内心。最终,他们找到了“乐观”二字,也由此确定了《海上光启》的风格基调。 喜剧也是越剧舞台重要的风格形式之一。前辈艺术家留下的《王老虎抢亲》《双狮宝图》等等,都是观众喜闻乐见的剧目。如意越剧团希望通过《海上光启》的排演,探索新时代越剧喜剧的发展之路,为舞台风格的多样性提供思路。 这样的尝试收获了青年观众的认可。试演结束后,不少观众留言:“看到了一个有抱负、有情趣的徐光启。”“把一位科学家的一生用通俗易懂的戏剧语言,有生活情趣的情节演绎了出来。”据介绍,如意越剧团计划带着《海上光启》走进学校、社区,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徐光启、了解越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