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进酒吧未必不好

author
0 minutes, 0 seconds Read

“对于人来说,百岁已经是一位高龄老人了,但对一门艺术来说,百岁还非常年轻。”昨天下午,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在北大举行的“对话80年代后”主题活动中这样形容刚刚走过了百年的越剧艺术。 来自北大、清华、等高校的数百位学子在百年讲堂多功能厅不仅聆听了茅威涛关于越剧起源以及女子越剧风格定位的演讲,还观看了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以及北大越剧社的现场演出。语言艺术与表演技艺同样精湛的茅威涛更是以几次精彩的对答赢得了大学生的尊重。 ■我目前的精力和经验已经制约了“小百花”的发展 问:浙江小百花越剧团近些年进行的市场化改革,究竟是为了适应市场还是越剧自身发展的需要? 茅威涛:其实这两个话题并不矛盾,一个剧团首先要生存,人才流失了就无法搞艺术,同时对艺术产品的定位也要非常清晰,这一次我们的全国巡演,首次尝试请了一家文化公司与我们合作,这都是市场化探索的一种方式。这些年“小百花”的戏虽然也有失误,但多数剧目我们都在坚持演出。 这三年来,每年我都会在年终给文化局的总结中提到:希望能够派一个懂市场的团长来。我常常在想,自己是个挺的人,台下是女人,台上是男人;在排练场我是搞艺术的,但在办公室我又是一个夹着公文包的处级干部。我个人目前的经历和经验已经制约了“小百花”的发展,我做不到梅兰芳先生那样,艺术与管理兼顾。 ■越剧与酒吧并不矛盾 问:您一直在为越剧亲近年轻人而努力,我也曾经看到过一张您在酒吧里唱周杰伦歌的照片,但是周杰伦的新歌转瞬之间就能在大街小巷传唱,可是越剧新剧目首演几年之后我们都买不到剧目的碟,这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年轻人其实都是通过音像制品的传播来了解文化娱乐动态的,毕竟能够走进剧场的是少数。 茅威涛:剧场艺术与音乐、影视不一样,脱离了剧场就会失色很多。其实制作音像制品对于我们来说还是很矛盾的,我们也担心音像制品一出,就没有人来剧场看我们的戏了,所以我们一般都是在剧目演出了一段时间以后,市场已经饱和了才开始制作音像制品。 你看到的那张照片是媒体搞的“疯狂越剧进酒吧”活动,当时很多人都批评我把越剧搞进了酒吧,其实越剧本身就是一种都市民间艺术样式,而酒吧也是都市民间生活的重要场所,这二者并不矛盾,如果有一天泡酒吧的人都能够去看越剧了,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只有做到旧中有新、新中有根,越剧才能生存下去 问:作为当前越剧的代表人物,你如何看待坚守和传承的关系?传承应该占多重?现在很多戏曲都是话剧加唱,越剧也是如此,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茅威涛:我在今年百年越剧的庆典上曾经讲过,我们必须要坚持三点:一是女子越剧不变、二是写意精神不变、三是浙江方言不变,只要不游离开这三个方面,越剧的发展就不会走偏。 至于话剧加唱的问题,早期的越剧受租界文化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吸收了歌剧、话剧等门类的优长,本身就是话剧加唱,后来的创作中,艺术家们也是尽量去丰富它的可能性。我不反对话剧导演介入戏曲,让郭小男导演来排戏,并不是因为他是我先生,我们搞什么夫妻店,而是他对越剧有一系列系统的认识,他的介入可以令戏曲元素更加戏剧化。 越剧百年确实给了我们一个契机,但同时也有危机感,那就是还有没有下一个百年?当年梅兰芳先生提出“移步不换形”,我想大胆地提出“移步换形”,必须在这个前提下坚持旧中有新、新中有根,这样越剧才能继续生存下去。(记者 郭佳) (摘自 《北京青年报》)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