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9月,由费翠棠、岩焕亭等组班的男班,在上海第一戏院演出。第二天《新闻报》上刊出“由西门移此烦演绍兴文戏”的广告,这是越剧第一次以“绍兴文戏”的称呼出现。1923年,马潮水、王永春等三十余人,从升平歌舞台分离出来,另组戏班在上海大世界演出。因为当时在大世界演出的还有绍兴大班,为了区别就打出了“绍兴文戏”的牌子。从此小歌班以“绍兴文戏”相称,进入了绍兴文戏时期。 绍兴文戏时期是越剧从内容到形式的一个继承和发展时期。在小歌班向绍兴文戏发展的阶段中,艺人们好学求进,大胆改革,不仅在音乐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剧目的改造上也取得了重大进展。《碧玉簪》、《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及后来的《孟丽君》三剧的形成,表现出越剧自己的独特风格,奠定了越剧“才子佳人戏”的发展方向。艺人们通过向婺剧、京剧、绍剧等大剧种学习,以古装大戏、连台本戏替代原来的生活小戏,新增加了几十部剧目:《孟丽君》、《弥勒佛》、《刘金送瓜》、《一女换太子》、《玉龙太子》、《昭君和番》、《茶花女》、《玉堂春》、《孟姜女》、《宝莲灯》等等。 《孟丽君》是由越剧艺人自己创作的第一个连台本戏幕表戏。创始人为嵊县人俞龙孙(1895—1991)。1921年,他受京剧《封神榜》、《诸葛亮招亲》等连台本戏的影响,以唱本《再生缘》为蓝本,写成28集连台本戏,定名《孟丽君》。由于剧中人物的塑造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紧密结合,演出非常成功。以后又有陈叔美改编了《弥勒佛》、陈千改编了《狸猫换太子》,还有《红蝴蝶》、《雌雄杯》、《红鬃烈马》、《十美图》等。虽然这些都是幕表戏,但是比说唱时期前进了很大一步,并为越剧编剧制的产生打下了基础。 这一时期,唱腔逐渐演变为各种板式(中板、快板)及哭腔。伴奏除仍然保留尺板、扁鼓外,以二胡接腔替代了人声“令吓”接腔,还有一些是加入三弦及打击乐器。曲调以丝弦正调为主腔,所以这时期又称为男子丝弦正调时期。后来为了能更广泛地表现历史题材,便吸收了“绍兴乱弹”的艺人加入,于是在乐器上就以绍兴乱弹为主要乐器,伴奏方式得到发展。按照演出剧目的内容,分武场戏与文场戏。武场戏用大锣、大鼓、金刚腿、板胡、三弦、唢呐来伴奏;唱腔用绍兴乱弹的主要曲调之“二凡”,包括各种板式。演文场戏用镗锣、尺板、单皮鼓击拍,唱腔仍用原来的正调,同时还吸收了杭剧的“武林调”、姚剧的“清唱腔”。 在绍兴文戏时期,还出现了男女混演的情形。由于当时种田已经难以度日,戏班就开始长年在外流动演出,妻子儿女也就随行。长期的耳濡目染,一些聪明的子女和年轻妇女也就学会了演唱。当自己的亲人不能上台演出时,男女混演的情形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在混演时期,不一定是男演男,女演女,而是按照演员的特长来分派角色,所以自然形成了女小生男小旦,甚至是男女小生同台,男女小旦同戏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