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浙江戏曲,——越剧;说起越剧,——浙江小百花。 20年前,一群年轻美丽的越剧苗子在全省范围内千挑万选,组成一个赴港演出团。作为浙江越剧的代表,这个所到之处皆惊艳的演出团一举征服香港,继而全国,越剧也悄然变成继京剧之后的第二剧种。它就是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前身。 20年后,东西部文化交流。西部过来的是它的文化代表秦腔,而东部的文化使者,再次由浙江小百花担任。就在这个炎热的7月,浙江小百花出访西安,带去的大戏有二:一为新经典《陆游与唐婉》,另一部则是新作《藏书之家》。茅威涛与贾平凹,这两位东西部文化的代表,把手握在了一起。 ●《五女拜寿》精雕细琢的青春 百花盛开之初,背后是一连串闪亮的名字,编剧顾锡东、导演张俊生、作曲胡梦桥、昆曲名家汪世瑜、越剧十姐妹徐玉兰等。集中了江浙沪地区最强的戏曲力量,一起浇灌这片娇嫩的花朵。在打好基本功的同时,博采各个剧种之长,用最好的剧本,最好的导演,终于使得小百花一展颜就醉倒一片。《五女拜寿》是浙江小百花的第一个经典。它成就了“浙百”,也成就了以茅威涛为首的一大批她那个时代的小百花。它的电影本获得当年“金鸡奖”,是小百花红遍大江南北的重要原因。那出戏几乎集中了当年小百花的所有花朵。一上台,那花团锦簇的寿堂,千娇百媚的儿女!各种流派纷呈,行当齐全,把小百花群体一下子推到观众面前。五朵金花那时才初长成:董柯娣老生一身威严,何瑛的三小姐一身遮不住的闺秀气,何赛飞的贤惠丫头,茅威涛的阳光憨厚少年,陶慧敏的连句完整唱词都没有的五小姐……今年元旦,“浙百”再聚当年五朵金花重现原版经典,新老戏迷一起怀念精雕细琢的青春,怀念那朵开放在改革春风中的小百花。 ●《陆游与唐婉》打造新时代经典 一直以来,越剧以讲故事为主,家长里短用优美的旋律唱出来,讲一些很家常的朴实道理,而最初的小百花就是让这些故事变得更加青春可人。但到了《陆游与唐婉》,悄悄地发生了变化。 很多人都说,《陆游与唐婉》堪称是编剧大家顾锡东的巅峰之作。写实了却没有完全写实,写意了也没有落下痕迹。一个诗人和他妻子的生死离别,大俗和大雅之间,似乎总有些什么悄悄地拨动着观众心灵深处的一些东西。 茅威涛曾经多次说,25年的舞台生涯,她塑造了无数舞台形象,但最爱的就是陆游。《陆游与唐婉》第一次开始脱离传统越剧的舞台呈现,变得轻灵简洁。这个风格一直影响到后期的许多戏曲的舞台制作,也使得浙江小百花在当时的戏曲团体中遥遥领先。 ●《寒情》争议中高调前行 如果说1984年 1994年,是小百花备受赞誉的十年,那么后边十年的小百花,则因其对越剧的变革而备受争议——在传统与革新之间,小百花一直沉浮在浪尖。 这十年,同样也是传统戏曲普遍走向沉寂、走向寂寞的十年。 1997年,取材于“荆轲刺秦王”的历史越剧《寒情》上演,完全不同于传统越剧的叙述方式,别具一格的舞台景观,以及剧中一段由现代舞者金星编的张力十足的舞蹈,让《寒情》在当时掀起了一股巨大的风浪。争议声很大,但却奇迹般地在这个戏曲沉寂的年代把人们的目光又重新吸引到越剧身上。 于是又有了《孔乙己》。在《孔乙己》中,茅威涛惊世骇俗地剃了个光头。茅威涛回忆当时的情景,坦率地说:“哪怕剧情并不一定非需要,我也会剃光的。因为我希望越剧有声音,所以我就必须给这些声音提供可说的话题。” 如今的小百花,正在孕育新的惊世骇俗,她们想把越剧经典《梁祝》做个具有现代性的“颠覆”,改变越剧的叙述结构。除了要发扬越剧,除了要演文化,也面临生存。观众是带着一种期待的心情进剧场的,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给观众惊喜呢?有些时候,你越要去迎合观众,反而会失去这个市场。为了生存而生存,生存的空间会越来越小,所以,小百花愿意选择引领而非迎合,这也是小百花一直是小百花的缘由。(申州) (摘自 《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