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300多种地方戏曲已经减少到260多种,活跃在舞台上的可能不到100种。这是在第二届中国越剧艺术节越剧发展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屡屡提到的一组数据。 发源于农业文明的中国戏曲,能否顺应城市化的挑战?戏曲界专家认为,戏曲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之根,顺势而为的创新才能薪火相传。 很多专家提到,越剧的发展历史令人深思。越剧能在100多年的时间里,从浙江嵊县的“的笃班”、“小歌班”发展成为全国第二大剧种,就是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寻找到了它的忠实拥趸,顺应了市民文化。 上海戏剧学院原院长荣广钧教授表示,越剧有独特的美,它以女子越剧为代表的柔美风格,在中国众多地方戏曲里独一无二,且流派纷呈,这是它当时能在上海立足的原因。“都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艺术要在城市中交融立足,求变求新是永远的抉择。能较好地完成从乡村到城市的转变,终极原因是和都市生活结合了。” 在论坛上,文化部艺术司巡视员蔺永钧透露,文化部正在制订地方戏保护计划,但他同时也强调,保护不是“包养”,而是强调创新。 据他介绍,这个计划的宗旨是通过优秀剧目来带动重点地方戏院(团)的发展,通过培育领军人才、优秀人才等“名角”来保护剧种发展,要确立一批重点地方戏院(团),让地方戏积极走向市场,走向城市生活、人民生活和百姓生活。 蔺永钧表示,戏曲创新要重视主体、题材、元素、情感表达和编演等五方面的创新。他同时认为,戏曲发展过程中,要扬弃而非舍弃,要唯一不要第一,要推进不要跟进,要时尚不要世俗。 中国剧协、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表示,越剧用女性眼光审视男性、演出男性,代表了女性的浪漫和理想,慰藉了观众的心灵。“今天我们必须考虑,观众还会不会在模式化的爱情故事中感动,越剧除了非常雅致地表现爱情之外,还有没有更开阔的道路。”(记者 冯源) (摘自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