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越剧梁祝惊艳上演

author
0 minutes, 0 seconds Read

《梁祝》之美,在于人们对爱情的永恒向往,是对“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幸福生活生生不息的追求,哪怕是磕磕碰碰跌跌撞撞,真爱永远活在人们心中,就算不能完满实现,固执的人们也希望用美的方式将爱延续。 越剧之美,在于传统文化的经久魅力,在于不同地域人们的同样情怀,在于醉里吴越之音,在于从业者们不懈追求。 生命如此相欺,你却如此之美。 初见时,她年方二八,他刚满十七,那天的草桥边上,乱花渐欲迷人眼,天空中有飞翔的彩蝶和喜鹊。先是被对方风采容貌相互吸引,浅浅交谈之后便引为知己,终于蝴蝶为证结为金兰; 同窗三年,他不识钗裙,却也是呵护备至,她芳心暗许,循循暗示,一碗清水放中间,遵守的约定;十八相送,她想尽方法,欲语还休,他依依惜别,忍顾鹊桥,无奈,分别是定局,空留下了小九妹的许约; 她走后,他茶饭不思,举笔不定,师母带来消息,贤弟英台竟是红妆!他欣喜若狂,拿着定情的玉扇坠,反反复复念叨,一心似箭,直奔祝家庄,一路上回忆相处细节,原来有那么多的蛛丝马迹,原来三年相处留下了这许多的欢喜。 楼台相会,见到女儿装的她,欣喜“贤弟”变“贤妹妹”,她却愁眉不展,郁郁在怀。原来,命运注定他们“今生料难成连理”,重逢竟成永诀。病榻之上,他一遍遍说着“我怨你”,字字泣血,对今生无缘的遗憾,“与子偕老”成为心中的刺,最后一丝呼吸,他仍念的是她的音容笑貌,想的是她独孤人生如何延续。 惊闻噩耗,原想身穿嫁衣不想身穿白孝来哭坟,漫天的喜鹊变成讨厌的乌鸦,她一声声地哭喊,一句句将愤怒、伤心和思想倾吐出来,最终化作不愿独活的决心,撞坟同死,蝴蝶纷飞,他和她又回到当初相见的草桥,仍然是莺飞草长的好风景。 一段家喻户晓的故事,谁都知道结局知道起承转合,有些人还能数背唱词跟着唱几句。如此这般熟悉的故事,貌似故事峰回路转和主角情绪已经不能带来震撼,谁都知道下一段怎么演,可能也就少了悲剧带来的冲击感。所以,要将这么熟悉的故事重新演绎,赚取观众的眼泪和掌声,既不被批评演砸了经典,还要获取经典之上更多的肯定,可能不是那么容易的故事。新版越剧《梁祝》做到了。 如果说这台越剧《梁祝》是一个内涵和外表同样吸引人的大姑娘,美不胜收的舞台设计和漂亮的人物装扮是初见的美丽面容;深入交流和接近,演员细腻的表演完美的唱腔是内涵的初表现;而改变之后几大亮点,更是让人对这个大姑娘刮目相看。 布景美舞台美人物美 不论是什么样的戏种,观众都渴望获得欣赏的愉悦功能,是人都有向往美追求美的原始冲动。演出开始,观众还不知道唱得好不好听改编得好不好看,初见的印象决定这个欣赏的愉悦程度,那就是舞台设计和演员的装扮。 小百花的越剧经过百年的锤炼,从梳着小辫淳朴面孔的乡村姑娘变成了穿着旗袍风姿绰约的都市女性,而这样的变化首先来自于舞台设计和人物装扮。场景布得美轮美奂,演员从头到脚一身行头精细到每个领子袖口,新版的《梁祝》在一进入视线之时,就暗暗契合了现代观众对于唯美和精致的追求心理。 先说布景,幕布揭开,此剧布景两点不少,可谓美不胜收。舞台前端利用两门设计将舞台框成灵巧的圆角,改变了和观众视觉有冲突的直角,又成了故事中氛围营造的大功臣。另外,梁祝二人初见于草桥,越说越投机之时,舞台后方从左右两边慢慢聚拢的“草桥”,小花和青草,青春时光情窦初开,又是初见时的迤逦风光;又如先是病榻后由灯光设计变化而成的新坟,利用有限的舞台空间,无限的想象能力,巧妙转化,推进情节。 而演员装扮,娇俏的小书童、慈眉的师母和威严固执的员外,装扮就是人物的标签。英台上台时是个大胡子的占卜先生,成功忽悠老爹半天一瞬间摇身一变变回美娇娘,白衣老头和粉衣美妞的变换之间依靠的是剧组成员的精心设计。而梁山伯从开始白衣玉树临风英俊潇洒,然后是身穿蓝色书院服装时的儒雅,最后缠绵病榻间的白色病容,茅威涛的装扮太俊美,服装功不可没。 以扇喻蝶成为亮点 新版《梁祝》中,台词和唱词以及一些小桥段在继承原剧本的基础上,增加的一些小改动,却成为这一版本的亮点。越剧固有的能够让演员表达内心的动作并不多,“改革家”茅威涛曾经采用了其他地方剧种的方法融入自己的表演中,让人物心理活动更全面地通过肢体语言传达给观众。 而这一版本的《梁祝》,引入的不是其他的表演方式,一把扇子就实现了这样的功用。书院其他演员的群戏,梁祝二人的结拜、读书、楼台相会,两把扇子相扣成为蝴蝶的形象,化蝶最后的翩翩升起两把大扇子,“以扇喻蝶”,导演将扇子的作用从头到尾利用到极致。 活用诗经更有内涵 另外一个贯穿始终的是《诗经》中那段“死生携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经典故事和传统文化的融合,是一种回归,亦是一种反哺。在剧中,先是两人读书,读到此处,便有了爱情的暗示。后楼台相会成永诀时,两人无意交换扇子,看到扇子上写着同样的诗句,乃是相思对方有感而题,更是增添了悲剧色彩,看到此处,令人潸然泪下。 余音绕梁不绝于耳 主演茅威涛介绍,新版越剧《梁祝》是踩在两个巨人的肩上才得以成就。这两个巨人,一是成于上世纪50年代的剧本《梁祝》,二是风靡全球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除了演员的唱之外,对于那些非票友观众来说,记得最清楚的可能就是这段音乐。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和原先就有的表现人物心理一些配乐自不必说,故事最后,幕布放下,童声合唱的那段是大大的亮点。“但为君之故,翩翩舞到今。”一遍一遍的吟唱,不仅将人们把悲剧改变为完满结局的美好愿望表现出来,还直接将化蝶之后的深远含义扩大化了,旋律不绝于耳,感动不绝于心。(记者 白凤)

(摘自 《贵州都市报》)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