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华渭强夺梅会让戏剧界大哗

author
0 minutes, 0 seconds Read

尽管为第三届国际非遗节的闭幕式和梅花奖颁奖晚会的事累得“呼尔嗨哟”,还是挣扎着去看了浙江越剧团华渭强争夺梅花奖的专场《为有暗香来》。 有些不平,不是为华渭强和浙江越剧团,而是为其他参加大赛的院团。 我的前排是大赛评委,他们也很有些无奈。 三段折子戏,《九斤姑娘》,《李三娘》,《红色浪漫》,都是片段。 挑选华渭强争梅的理由很可能是因为打破了越剧舞台全是女儿饰演的惯例,一介须眉冲入女儿国也算得是个突破,不过这个突破发生已经几十年了,到今天已经算不得创新。 华渭强和所有上场的演员都很卖力。 客观地说,他的唱功不错,明朗悦耳,气息控制得当,在高亢处往往还有回旋,确有些声腔的魅力。 表演上也还过得去,尤其是饰演的那个乡绅石二佬,惟妙惟肖,算是比较成功塑造了人物。 他最为得意的是他的髯口玩得不错,反复了多遍。的确有过人之处。 其他两个折子,《李三娘》中的刘知远,《红色浪漫》中的刘国鋕,都比较概念化,前者情绪不太真切,没有展现人物内心,后者则是红色题材中容易犯的病,英雄人物挺胸收腹力拔山兮。 倒是有几段音乐不错,大交响乐队,旋律很好,抒情到位,华渭强唱得也很投入,博得了不少掌声。 很多人是因为越剧。 这次才知道,成都是很有越剧情结的,京剧的铿锵和川剧的高亢人们都听得多了,时下的生活让人更多地向往温情些的调子。 很多因之而去的观众走出剧场都表示了希望。 实事求是地说,华渭强不太有夺梅竞争力。 主要还不是因为他的艺术修养和技艺不够,更多原因是因为所选的剧本和导演。 《九斤姑娘》如果演全本,肯定会又不一样的结果,可是那样一来主角就不是石二佬了。《李三娘》与生活逻辑冲突较大,故事不能自圆其说,配戏者的表演也有问题,刘知远的表演就显得虚浮了很多,人们实在是难以喜欢上这个人物,理解他的苦衷。 《红色浪漫》从头到尾基本是豪言壮语,人物和情结安排是照多年前的范式套的,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只是负了美丽姑娘一片情,来生再成有情人。今天要想让人们接受这样一个人物,有点困难。 几三个剧本,尤其是后两个剧本问题太多,语言上松散,情节不畅,人物不真实,比较致命。其中者的那个“我有一个梦想”,明显套用马丁·路德·金博士的语言句式却又改得非常浅俗,令人摇头。 当然更谈不上人物和内涵的深度了。 让人不解的是,这场戏用了大量的电视手法(算是创新?),除了有浑厚的画外音解说外,还有女主持人上场讲述,字幕机打出华渭强30多年从艺的不易和追求,大量蒙太奇手段搬到舞台上,背景还有华渭强的巨幅照片,距离戏剧本体要求比较远了。 怎么看怎么别扭。 料定导演是个电视界转行的,或者戏剧界非常向往电视行当的。 此外,打出的字幕,戏中的唱词,主持人的语言,可能还需要认真打磨打磨,尤其是那些定语和状语部分,一定要合符汉语言规范。感觉文字出自于一个青春勃发的少年之手,抒情性超越了真实性。 这个剧团对此次夺梅准备还是非常充分的,舞美、灯光到位不少,配合上场的演员达30来位,服装、道具也下了些功夫。 不过,效果不一定好。灯光不去说了,舞美风格不太统一,也比较粗糙。 不太像一家要求严谨的剧院拿出手的产品。 看节目单上剧团的介绍,历史悠久,战果辉煌,“厚积薄发”。 有句话一直在脑子里打转:如果华渭强夺梅成功,一定会令戏剧界大哗。 兴许我等欣赏此类折子的道行还不到家?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