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长荣:戏剧需要后继有人 上海京剧院的尚长荣无疑是本届梅花奖的最大赢家,三摘“梅花”终于赢得了梅花奖最高荣誉———首个梅花大奖。抑制不住的激动让这位出生梨园世家的老艺术家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从他的得意之作《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到正在酝酿的下一部戏《廉吏于成龙》,尚老言语间满是对他寄情一辈子的事业的热爱。 正因为此,当谈到戏曲观众群萎缩的现状时,尚老的感慨尤深。记忆里1995年送戏入高校的场景是老先生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在海淀影剧院上演新编历史剧《曹操与杨修》时,1000多个大学生观众,在看完演出后不仅连连夸口称赞,还纷纷上台要求合影。“能得到年轻朋友的支持我真是太欣慰了!”尚老说。 在尚长荣的心里,戏剧艺术要发展一定要后继有人,不光要有的优秀演员,还要有年轻的观众群。尚老坚信:古老的戏曲拥有了年轻人的支持就会拥有未来。 濮存昕:舞台艺术是最爱 濮存昕在荧屏上留给人们的是真诚、勤奋、沉稳的形象,现实中的濮存昕也同样优秀。“梅开二度”的喜悦在这位成熟男士身上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思索。 虽然濮存昕的名气更多是借助于荧屏,但他真正倾心热爱的仍是舞台艺术。濮存昕至今还记得第一天跨进北京人艺时的激动,那是他梦寐以求的演艺天堂,《茶馆》、《风月无边》、《蔡文姬》……人艺的话剧里几乎都融有他的汗水,正如他所言,如果不是自己在舞台上的全身心投入,就不会有人来邀请他拍摄影视剧,他的“根”永远扎在舞台上。 濮存昕认为,演员不该怨天尤人,而应该扪心自问到底努力了几分;剧团不该成为政府的累赘,而应该走向市场,创造出经济效益。 浙江“双梅”:梅花香自苦寒来 对浙江省的两位“梅花奖”得主———杭州越剧院的陈晓红、宁波小百花越剧院的赵海英来说,这届梅花奖是她们执著于越剧事业的见证和回报。 陈晓红是集小旦和正旦于一身的年轻王派演员,虽然不具备天生的“金嗓子”,但在艺术探索中一直不知疲倦也从不满足,长期的磨砺终于形成自己清丽、醇厚的演唱风格。毅力是陈晓红成功的关键,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看了她的成名剧《梨花情》演出后说:“要说艺术上的功力和舞台上的形象,比她条件好的有很多,但是她身上有股毅力,有一种气质,使人相信,她还能有更好的发展。” 同样把越剧表演作为自己终生事业的赵海英一直拿“专心致志、荣辱不惊”来要求自己,取得了“梅花奖”后没有一丝一毫的自傲。“我还要不断进取,现在我特别想去学习,以此来增加自己的文化修养。”快要做妈妈的赵海英这样说。成功总会垂青于这样的人。 记者 王婷(摘自《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