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在宿舍里闲着无事,把电视调到了越剧频道,看《玉蜻蜓》,听到那优美的唱腔,美妙的旋律,一下子把思绪带到二十多年前的农村生涯。 在我上高中以前,越剧是我看过最多的一个剧种了,我看过《红楼梦》、《孔雀东南飞》、《梁祝》、《九斤姑娘》、《血手印》等等,至少有上百场。因为那时的文化生活十分的有限,就是每月的一场电影,接下来就是戏剧了,而戏剧也就是越剧占主角。看《孔雀东南飞》时,我为刘兰芝那凄美的爱情和可悲的结局而黯然落泪;看梁祝时,我为封建礼教扼杀了梁祝两人的爱情而忿忿不平;看何文秀时,我为何文秀苦尽甜来那美好的结局而兴奋不已;看武家坡时,我为王宝钏在寒窑中等待丈夫薛平贵18年而倍感激动。传统文化总是那样的充满魅力,给我太多熏陶,给我太多的回忆,太多的感慨,也教给我太多的做人的道理。以至于我前阶段看了《碧玉簪》时,我这个堂堂的男子汉,竟然会李秀英遭到丈夫王玉林的误会而热泪盈眶,止不住的眼泪往下流,这就是艺术的力量。后来我上高中了,由于离家比较远,从此看越剧很少了,心中有时非常的惦念。心想,如果有机会,能够看上几场越剧该有多好,我知道是我心中的越剧情节在作怪。去年的时候,我在杭州工作时,由于杭州剧院院长是我的老乡,准备给我搞一年的套票,专门看越剧,我非常有兴趣。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看成,感觉是非常的遗憾。从越剧中我懂得了很多很多,我懂得了那时的越剧大腕徐玉兰、王文娟,她们扮演的贾宝玉和林黛玉非常的美丽,他们主演的越剧《红楼梦》可以说是越剧之中的扛鼎之作,足足影响了几代人;我了解到了袁雪芬、尹桂芳、吕瑞英、傅全香、范瑞娟等“越剧十姐妹”,以及她们的代表作,记忆至今仍然非常的深刻。她们至今已经有很多人已经不在人世了,但他们留下的作品永远为人们所称道,特别是在农村的老年人当中。 我依然记得1985年春节,县越剧团到我的家乡来演出,我与几个要好的同学从六公里之外的学校赶到家中观看。第一夜演出的是《巧断无头案》,戏中死了七个人,这下犯了农村的大忌,结束之后,许多农民赶到演员的住处,骂演员们骂得非常的难听,因为在农村来说,正月当中死人是很不好的事情。第二夜演出时县越剧团演出就是我今天晚上的《玉蜻蜓》,是一个团圆剧,弥补了头天晚上的缺憾,我很想再看一个晚上的,由于剧团的演员受到了第一个晚上被骂的影响,心情不好,只好回到县城去了。 我想,我喜爱越剧,是一个不想迷失童年的梦想在内心深处,更是一种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