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袁派

author
0 minutes, 0 seconds Read

袁派由袁雪芬创立。袁雪芬擅长青衣、闺门量。在表演上吸取了话剧、电影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昆曲的传统技艺,形成严谨、真切、细腻、优美的表演风格。唱腔继承王杏花,不追求曲调花俏,而注重真情实感的表达,形成了质朴平易、委婉细腻、深沉含蓄、韵味醇厚的袁派唱腔特色。 袁派是在1942年越剧改革后到1946年首次上演《祥林嫂》时期形成并逐渐趋向成熟的。以著名的四哭(《香妃·哭头》、《一缕麻·哭夫》、《英台·哭灵》、《孟姜女·哭城》)为代表的尺调,是袁派形成时期的唱腔特点;建国后袁雪芬首创的[男调]、[六字调]则是袁派唱腔的新发展。 袁派唱腔十分注意字位的安排和字位节奏,从情出发、依情生腔。袁派的落调,常加入变徵(#/4)和变宫(低音7)两个偏音,运用移宫的手法,构成七声宫徵交替调式,使原来单纯平直的曲调,变化无穷、韵味盎然。 袁派的表演以体验觉察和真挚、细腻著称,善于把艺术传统的精萃同生活感受之灵秀巧妙地熔于一炉,达到以形写神、以神役形、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袁雪芬演过一百多出戏,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不同时代、不同性格特点的妇女形象。例如,祝英台、崔莺莺、祥林嫂、花木兰、梁红玉、秋瑾等等。袁派形成后,学袁派戏,唱袁派腔的人愈来愈多,包括有成就的名演员如戚雅仙、张云霞、金采风、吕瑞英、筱月英、朱东韵等。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