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宝财 越剧演员 周宝财

author
0 minutes, 0 seconds Read

周宝财 哀乐声起,著名越剧琴师周宝财平静地安卧在清香的鲜花丛中。在哀乐声里,大家不约而同地注视着吊唁大厅内—付醒目的对联,上联是:越苑长存德高清名声,下联是:舞台永传尺调弦下腔。这是对著名越剧琴师周宝财的真实评价。袁雪芬沉痛地向宝财师傅三鞠躬,献上一束鲜花,然后再向他的妻子越剧名丑竺菊香握手劝慰。 袁雪芬与宝财师傅一起搞越剧改革至今已有六十个年头了,此时此刻往事涌上心头。走出吊唁大厅,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满怀深情地讲:“送走了南薇、吴琛,今天又送走宝财师傅。像他这样的琴师,是实在难得的啊!宝财师傅拉琴时挺着腰,全神贯注台上演员的表演,他带着感情拉琴,他拉出的琴声很富有感情。 周宝财师傅确实是这样:1943年11月,周宝财在上海大来剧场,为南薇编导、袁雪芬主演的新戏《香妃》伴奏时。在香妃“哭头”一节戏里,他被衰雪芬充满的表演深深地感动,于是即兴用京剧中“亮音”的手法加以衬托。又用碎弓拉出袁雪芬后面的—节哭腔唱段,他的琴声如泣如诉。使台上的演员受到激发,演唱得更为动人。越剧“尺调腔”的产生,即由《香妃·哭头》开始,该腔以5一2定弦,后来日臻完善,最后成为越剧舞台上的主腔。1944年周宝财为范瑞娟的“山伯临终”伴奏时。在男班“还阳调”的基础上,借鉴京剧的老生唱腔,以1-5定弦,加以衬托,又产生新腔“弦下调”。从40年始,周宝财一直是袁雪芬、范瑞娟在艺术上的长期合作者,共同创造了“尺调腔”和“弦下调”,但他从不炫耀自己,因此受到业内人士所敬重。由他伴奏的剧目有《香妃》、《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打金枝》等。在1954年的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荣获音乐奖。 从1956年开始,周宝财转到艺术教育岗位上,他先后在上海市戏曲学校越剧音乐班,卜海越剧院学馆音乐班执教,培养出越剧琴师30多名。 在哀乐声中,人们看到戚雅仙、华春芳的琴师和作曲者贺孝忠深深地向宝财师傅遗体三鞠躬,因宝财师傅曾使他得益匪浅。如今尹派传人赵志刚的琴师和作曲陈钧,悲痛地向享年九十一岁的老师告别,他是宝财师傅的入门,长期亲聆师傅的教诲。袁雪芬讲:“宝财师傅把自己的伴奏经验归结为‘托、邦、衬、垫’四个字。陈钧是深得真传,把师傅的琴技学到了手。”陈钧接着深情地讲:“师傅对越剧音乐唱腔和伴奏艺术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虽未出过国,未得过大奖,却忠于职守,甘于奉献,乐于助人,德艺双馨。”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宝财师傅高尚品格和敬业精神。我们要努力学习和发扬。”袁雪芬又讲起远在海外的宝财师傅的高足陈新章,198;年摄制越剧《祥林嫂》时曾为该剧拉主胡,袁雪芬讲:“陈新章拉琴,两根琴弦发出的声音非常动听,和演员配合默契。我是把拉主胡和敲鼓板师傅与主要演员看作一样重要,缺一不可的。”人们纷纷赞扬宝财师傅,怀念他高超的演奏技巧,大家仿佛耳边又响起抒情优美的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乐曲…… 选自《越剧名家艺术生涯》/张正、张桂彬编著,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