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的优秀作品哪里来? 日前,一个别开生面的越剧明星与著名作家的创作座谈会在沪召开。对话主题:上海越剧的未来走向和优秀作品哪里来? 被誉为越剧王子的赵志刚在会上谈了没戏演的烦恼。他说,过去老师尹桂芳两星期就能排演一台新戏,而自己现在两年能上一台新戏就算不错了。越剧《梅龙镇》的编剧罗怀臻也指出,上海这批有市场号召力的越剧明星均已年届不惑,再不抓紧为他们排戏,可就真耽误了。自称越剧迷的王小鹰则一针见血地批评,越剧明星挑剧本过于谨小慎微,反而在等待中错过了舞台黄金期,而老艺术家什么戏都演,观众喜爱的就保留,才有了经典剧目《红楼梦》和《梁祝》。 优秀作品哪里来?王小鹰认为,要一下子创作一台很优秀的原创越剧,是很困难的。所以除了创作新剧目,还可以改编古典名著,移植其他剧种的好戏,甚至尝试《聊斋志异》之类的小剧场越剧。浙江改编古老南戏的做法也值得借鉴。明星们演过的好戏,可以深入挖掘,像章瑞虹的《梅龙镇》,二稿明显比一稿精彩。赵志刚的《杨乃武》、单仰萍的《西施归越》等都应保留下来。作家王晓玉建议,要用不同风格样式的戏来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审美需要,是否应开阔一下思路,营造一种戏剧氛围,让人觉得到剧场看戏是很有意思的文化活动。 编剧罗怀臻希望在座的作家能把自己的文学感受带到越剧创作上来,为越剧明星多编好戏。像王晓玉的《赛金花·凡尘》、王小鹰的《吕后·宫廷玩偶》、蒋丽萍的《柳如是·柳叶悲风》等,都可改编为越剧。他还建议开展“艺术家工程”和“明星工程”,前者是为一批已在观众中有影响的明星度身定制,根据每个人的特长推出一批既有越剧特色又能展现人性深度、人生广度的作品;后者是让一批青年新秀以演出传统流派剧目为主,在观众中扩大知名度,培养一批新的明星。 剧作家贺国甫等也围绕剧目如何适应市场的需要、如何发挥剧种本体特色提出了各自的观点。他们相信,在创作大量新品和名品的基础上,定能打造出上海的越剧精品。(记者 端木复) (摘自 《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