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坛才女十年后再演李清照 陶琪唱越剧善用戏外功夫

author
0 minutes, 0 seconds Read

伴随着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大幕徐徐拉开,少女时期的李清照轻荡秋千,眉梢稍扬,朱唇微启,一首《如梦令》随之而出……3日晚,市文联“金陵五月风”第十一届南京文学艺术节期间,由越剧名旦、戏剧“梅花奖”得主陶琪主演的越剧《李清照》在南京文化艺术中心上演。

扬子晚报记者张楠

十年后回归

“越坛才女”整本演出《李清照》

越剧《李清照》被誉为“一首凄美的诗,一幅优美的画”。该剧结构严谨,气势恢宏,以《点绛唇》开场,《声声慢》作结,全面地表现出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少女时代的天真烂漫、青年时代的甜蜜幸福、中年时代的颠沛流离、晚年时代的悲苦凄凉。

除担当主演的陶琪,南京市越剧团还请来著名剧作者罗怀臻担任编剧,在二度创作上又邀请著名导演曹其敬教授和南京市越剧团导演韩林根共同执导,还邀请著名作曲家吴小平担任音乐作曲,著名舞美设计家周本义、伊天夫担任舞美和灯光设计。

由此《李清照》于2001年在第七届中国戏剧节中一展风采,一举拿下中国曹禺戏剧奖优秀剧目奖等21个单项奖,并陆续获得南京市文学艺术奖、省市“五个一工程”奖等。主演陶琪也因此剧获得上海“白玉兰”戏剧奖。这次南京市越剧团历时半年对该剧进行了复排、提升,为市民带来视听盛宴。

李清照在剧中的形象跨度非常大,从少年时的才华横溢,到中年时夫妻相伴,再到老年凄楚境地,这对扮演李清照的演员来说,有较大的表演难度。而本次演出的最大亮点,就是“越坛才女”陶琪重返舞台,整本演出《李清照》。

在《李清照》中,有着“越坛才女”美誉的陶琪把才华横溢、气质脱俗的千古词人展现得淋漓尽致,一招一式、一颦一笑、一唱一念似乎都是李清照,陶琪多年来积淀的丰厚才学在这部戏里得到了集中展示。

“《李清照》最初是剧团为我量身打造,首演以来一直深受好评。近十年的工作经历让我得到了与做演员不同的历练,对李清照这个角色也有了更多的感悟,对她的才情和她所处那个国破家亡的时代也有了更多的了解。现在的我在表演时会更加沉稳,希望这次通过我的努力能给观众带来一个热爱生活、屡遭打击但不失气节的李清照。”陶琪说。

秀古琴书法

戏外功夫为越剧增添别样风采

《莫愁女》中的莫愁、《侯门之女》中的南凤、《李清照》中的李清照、《柳毅传书》中的龙女三娘,这一个个特色各异、活灵活现的舞台人物让观众记住了陶琪。

据南京市戏剧家协会史进介绍,陶琪拥有大批粉丝,“陶粉”们亲切的称呼她为“陶公主”。陶琪不仅是南京文化名人、越剧名旦,也长期担任市文联、市戏剧家协会主席职务,在市文联主办的南京文艺家“文化惠民再出发”活动中,很多票友在她的辅导下,登上了舞台,成为了小社区里的“大明星”。

“演戏,拼到最后其实拼的就是学识修养。”陶琪告诉记者,越剧袁派创始人,同时也是自己的老师袁雪芬曾教导她,唱越剧不能光学越剧,要善于用戏外的功夫充实越剧,袁雪芬的教导深深影响着陶琪,使她涉猎琴棋书画等多种艺术门类,给越剧表演增添了别样风采。

她在剧中展现了古琴、书法等多种才艺,更以精湛的表演将李清照的少女之纯、之爱、中年之悲和暮年之哀表现得淋漓尽致。

陶琪说,自己从小就喜欢李清照的诗词,当时为了演好李清照这个角色不但将李清照的诗词倒背如流,更是将《李清照传》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遍。

同时为了更好地表达易安居士左琴右书的真实情境,在南京艺术学院阎爱华教授的引荐下,陶琪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正春为师,刻苦练习古琴。

刘正春深受感动,专门为其度身打造,初为《凤凰台上忆吹箫》,依《一剪梅》原词重新谱写古琴曲,并数易其稿。

在《李清照》的尾声,陶琪当场挥毫,以遒劲有力的笔法写就一首《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并以一曲古琴尽显女词人风雅之韵。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