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燕升:
来到嵊州像回到了家乡
斯文、儒雅的外表,谦和、真诚的笑容。这是很多见到白燕升的人都会有的印象。
11月7日晚,第九届嵊州·中国越剧领带节开幕式晚会拉开大幕前。嵊州体育馆,一间简单的休息室里,央视著名主持人白燕升和孙小梅正在认真地对着主持词。不到一个小时后,由他们联袂主持的CCTV—戏苑百家“唱响嵊州”中国戏曲名家名段大型演唱会将在体育馆闪亮登场。
休息室里,待场的演员和来来往往的工作人员在不停地忙碌着,但都没能影响到这两位名主持的工作氛围,两人认真地对着台词,气氛很轻快,就像朋友之间聊天,谈笑风生,却一丝不苟。对到精彩处,白燕升会情不自禁地大叫一声好,而孙小梅则满脸浅浅笑意。而对容易出错的地方,两人则加倍小心,互相提醒。
在读到主持词里面“嵊州 华堂”这个地名时,白燕升习惯性地读华(huá)堂,我提醒他这是一个特定地名,应该读华(huà)堂时,他十分高兴,连声说太好了,并且按正确的读音连读了几次。
因为这次白燕升和孙小梅在嵊州停留的时间很短,安排也很紧凑,我们只能把采访时间约在开幕式晚会前短短半个多小时里。
“嵊州很美,我已经是第三次来嵊州了,感觉很熟悉和亲切。”话题很自然地从嵊州开始,白燕升的话语里充满真诚。1999年,首届越剧节开幕,白燕升受邀来到嵊州, 2006年,越剧百年诞辰,他又踏上到越剧之乡寻根的旅途。算上这次,已是第三次了。难怪他说“来到嵊州就像回到了家乡一样”。
爱上越剧,白燕升说已有20年的情缘了。他一直被越剧温婉细腻,且如行云流水般的气质所打动。不仅爱听,也爱唱,有几个唱段还唱得有板有眼。所以,一听说是到越剧之乡主持节目,他一口就答应了。这几年间,还有几次节会邀请他参加,但是因为手头工作实在太忙而脱不开身,没来成,一直都觉得遗憾。
白燕升来自河北农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他回忆说,由于父亲是位教戏的老师,所以从刚刚记事起,他就喜欢上了戏曲。小时,白燕升每天都会去练嗓子,一有空便抱着家里的收音机听戏,很小的时候就已经会十几出戏,老生、小生、青衣、花旦,每个行当都唱得有声有色,经常和剧团走街串巷挨村挨镇去演出,在整个沧州也算小有名气。
1991年大学毕业后,白燕升先被分配到保定电视台当经济节目的主持人,两个月后调进了河北电视台。1993年,他报考了中央电视台,很快被录取。几年间,他主持过《电视你我他》《文艺广角》《半边天》等栏目, 1996年 1月 1日,中央电视台戏曲音乐频道开播,一场主持下来,领导当场便定下了他,此后,他便在戏曲频道这块传播艺术的土地上当起了耕耘者,既圆了自己的戏曲梦,也圆了自己的主持梦。
除了主持之外,白燕升还拾起了童年的梦想,一连出了两张个人专辑,专辑里收录了他演唱的京剧、豫剧、河北梆子、黄梅戏等选段,也有自己作词,请冯晓泉作曲的《一生的太阳雨》等流行歌曲,展示了他在戏曲、创作和演唱等多方面的才华。
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孩子到如今家喻户晓的 “金话筒奖”获得者,一路走来,白燕升付出了许多艰辛与努力,也品尝了许多孤独与寂寞。但是他说,一切都是值得的,就像戏曲舞台上那些演员一样,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轻易便能成功的人,而成功也一定是垂青那些努力追求、奋斗不止的人!
问起白燕升喜欢哪些剧种,他说都喜欢。作为一个戏曲频道的主持人,他说中国戏曲剧种繁多,形态各异,如果不是真的喜欢,这么多剧种、流派、剧目、唱腔、唱词、演员等等,仅靠照本宣科、死记硬背是很痛苦的,也瞒不了戏迷,终究会露马脚的,它的专业性太强了。而由于喜欢,就有劲头去学习它,钻研它,几年来,他对京剧、越剧、黄梅戏、豫剧等剧种都很关注,也认真学了很多。有一次在《九州戏苑》节目中,和戏迷联欢,白燕升即兴唱了京剧《锁麟囊》中的几句流水,没想到,节目播出后的十几天里,收到观众来信近千封,希望他能在节目里完整地唱一段。
“会唱一点对主持节目有好处,一方面便于和演员交流,另一方面更加贴近观众。”他说。
“当然,要说最爱,唱得最好的,还是我的家乡戏——河北梆子。”他又笑着补充了一句。
这位被专家、戏迷誉为“充满人文关怀的主持人”,除了专业化的主持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喜爱外,本真、宽厚、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为人品质也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天下午,体育馆内彩排现场,白燕升一边走台词,一边不停地与演职人员沟通,他说,彩排排的就是细节,以及中场的衔接过程。当一位戏曲名家上台彩排时,白燕升考虑到舞台效果,建议她不要从侧门出场,而是从舞台上的台阶上走下来。但是,当看到这位名家老师脚上的高跟鞋时,白燕升关切地问走这么多台阶会不会不方便。当这位老师说晚上不穿这双鞋时,他才放心。他告诉我,主持人很多时候就是起一个桥梁的作用,和演员、观众之间的互相尊重和关心,是十分必要的。
“与戏相伴,其乐无穷”,这是白燕升感受最深的一句话。临近采访结束时,他把这句话写在我的采访本上,与孙小梅共同签名,希望能与嵊州的读者一起,在戏曲的相伴下,一路快乐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