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是嵊州的一张文化金名片,受源远流长的山水文化、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以及影响深远的名人文化等的滋养,1906年,越剧在嵊州登上了农村舞台。一百多年来,在一代代越剧艺人及越剧表演艺术家的不懈努力下,越剧从中国戏剧百花苑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第二大剧种,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寻访东王村 东王村,位于嵊州甘霖镇中部,四面环山。200户人家,共567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山村。1906年3月27日(农历三月初三),嵊州唱书艺人李世泉、李茂正、高炳火等人相聚在甘霖镇东王村,经过精心准备,首次在用四只稻桶和门板组成的舞台上成功演出,越剧从此诞生,轰动剡溪两岸。 沿着蜿蜒的小路来到村口,那有一颗见证着越剧发展的古樟树,树下立着一块巨大的青色石碑,上面清楚地镌了“越剧诞生地东王村”几个显眼的铭文,仿佛在告诉你,这是越剧百年流传的源头。远在村口,便听到了悠扬曲婉的声音,循声而来,进入一个古旧的戏院,戏台上正有女儿在唱着广为人知的越剧名段,他们的演唱有着恰到好处的伴奏,踱步、转身,眼神流转,分分入戏,曲调婉转优美,惊艳绝伦。村里负责人告诉记者,东王村人人都会唱越剧,民喜好自编自唱,家长里短、敬老爱幼、民俗婚嫁都能成段,哼出口就成越剧。 在东王村一角有一处陈列室,里面保存着搭建第一个舞台所用的木板,第一次演出时所穿的衣服,表演时所用的道具。在今天看来,这些东西是简单粗糙的,但是越剧历史赋予了它们不可替代的意义,见证着越剧发展的历程。 民营剧团——越剧的产业化发展 嵊州民间演艺历来繁荣,农民在农忙时节外出演戏具有百年以上的历史。改革开放以后,受市场经济的杠杆拨动,原本在七十年代末兴起的半农半艺剧团纷纷尝试着走营业演出道路,并逐渐推动民营剧团演出形成产业。而越剧的发展便走了产业化的道路,加上嵊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越剧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越剧文化日益繁荣,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蓬勃发展的态势。目前,嵊州共有民营剧团近100个,从业人员超4500人,年产值在8000万元左右。 越剧艺校——越剧的未来发展 越剧文化产业正在新的时代机遇与政府利好政策下趁势而上,在如此势头下,嵊州却不忘越剧新人才的培养,以使越剧文化得到传承发展。嵊州市越剧艺术学校是全过唯一的越剧艺术专业学校,设越剧表演、越剧音乐、主持与礼仪三个专业,并与省内外各专业演出团体建立了顺畅的供求关系,葆越剧文化得到稳定长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