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尹派小生茅威涛酝酿10年之久的新编大戏《梁祝》昨晚亮相首都剧场。时尚唯美的舞台,恰到好处的文本精选,贯穿始终的同名小提琴协奏曲,既保留了原著的精华,又拓展了流传千年的爱情故事,让京城越剧迷如醉如痴。 在今天的戏曲演出市场,恐怕很少有一出戏像茅威涛携小百花剧团进京演出《梁祝》这样具有轰动效应。该剧的首轮两场演出票在一周之内销售一空,以至演出开始后还有不少人在剧场外徘徊。茅威涛也没有让期待她的戏迷失望,就像戏中的“化蝶”,她在舞台上实现着自己的“蜕变”。 该剧的基本框架承袭了徐进当年的剧本,每一幕的名称都和当年的版本一模一样。不同的是新版《梁祝》强化了舞台的可视性,用现代人的视角对剧本进行了重新解读,可谓用新视角讲老故事。像八位书生在书院读书嬉戏的一场戏,既幽默轻松,又不失戏剧感,“读书读书、越读越输”等台词引得观众会心一笑。全剧无一处出现蝶的形象,但以扇喻蝶、以扇舞蝶的意象却处处出现。梁山伯、祝英台的相识、送别,都有群舞场面的介入,既打破了单纯的程式化,又保持了传统风貌。戏剧加歌舞的诗意唯美表演方式,标志着浙江小百花的转型,也是今后坚持的一种尝试。在茅威涛看来,传统的表演方式,后人做得再好也不可能超越老师,因此不如让舞台丰富起来,这正是她聪明的地方。《梁祝》的音乐集抒情与哀怨于一身,与越剧的声腔魅力相得益彰。演员们的表演内敛、含蓄,将越剧的婉约、柔美发挥到了极致。茅威涛曾说,她希望将越剧做成中国的“宝塚”,这一理想在《梁祝》的舞台上得到实践。 此次,茅威涛携新版《梁祝》、《藏书之家》和《春琴传》三台大戏进京,将在首都剧场连演10天。这三台均由她的先生郭小男导演,无不体现着小百花融入传统的创新精神。应观众的要求,《梁祝》将于14日、15日加演两场。(记者 贾薇) (摘自 《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