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举行的台州市第四届越剧演唱大赛决赛中,一位28岁的小伙子以其清丽的扮相、婉转的唱腔,成功地反串了《双玉蝉》菱花镜选段中的小旦角色,赢得满堂喝彩,并获得“十佳”称号。他便是我县本土“梅兰芳”、青年越剧票友——曹杰。
刚见到曹杰,他就带着记者来到电脑房,幽默道:“来感受一下我唱的越剧吧,兴许会给你带来灵感哦。”闲谈中,记者得知,1984年出生的他是花桥人,打小就喜欢收听广播里的越剧。赶上村里有越剧团来演出,六七岁的他更是欢喜,经常迫不及待地一个人去看戏,看完后还自编自唱给村里的老人们听。苦情戏是他最拿手的节目之一,简直就是枚“”,经常听得在场的老人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
才入小学,曹杰的老师便发现了他良好的戏曲天赋,建议他的父母送孩子去戏曲学校学习,但最终未能成行。“我们这些长辈一直非常反对他去学戏剧,因为觉得一个男孩子学戏曲没有什么出息。”母亲郑彩琴说道,“再就是受我们家庭条件的制约,你们也知道,对于一个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农村家庭来说,这根本是一种奢求。”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改变曹杰对越剧的痴迷,反而让他对越剧的感情与日俱增。每每趁大人不注意时,他就关起门,把花花绿绿的被单披在身上、各色各样的毛衣套在头上当戏服。之后便对着家里那面大镜子,打开录音机跟着练习。“当然也有不小心被外婆发现的时候,我立马就迅速溜掉,于是就出现了‘我在前面跑,外婆在后面追’的有趣场景。”回忆往昔,曹杰乐呵呵地笑开了。
高中时,10元钱对于一个穷学生来说算得上是一大笔钱了,但也只能买两盘磁带。可是,只要曹杰没听过的越剧,他都会把磁带买来。郑彩琴嗔怪道:“他在海游上高中时,家里给他用来改善伙食的零花钱,他全省下来买了越剧磁带。甚至好几次他的凉鞋破了,他都舍不得丢,从学校走到城东市场花两块钱补一下继续穿,裤子破了也同样如此。”
“这孩子就是痴,他来我家没别的东西,一直只拎一大袋的越剧磁带,为的就是边听边练。到现在,我家依然保存着他的那些‘宝贝’。”一旁的小姨补充道。当时,小小年纪的他就在舅舅开的舞厅里崭露头角,每播出一段越剧台词,他便依依呀呀地唱开了,客人们不相信,便挑了一些越剧曲目考考他,结果他全都会唱。客人们都非常惊讶地夸道:“这孩子真了不得!”而他则得意地告诉客人们:“越剧我都听遍了,这点别想难倒我。”
尽管爱越剧成痴,但当爱好遭遇现实的时候,让步的往往是爱好。高中毕业时,曹杰并没有报考自己喜欢的戏曲院校,而是选择了热门的英语专业。然而再多的困难都阻挡不了他爱越剧、学越剧、追随越剧的脚步。
2009年,他师从绍兴小百花越剧团的胡国美老师学习唱法以后,在气息、发声位置、音准方面有了质的提升,更加专业了。现在他的长音可以持续四五十秒,这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我会努力做到更持久、更完美。” 曹杰说。
也曾有人问他,为什么要反串旦角?曹杰回答说:“男的唱小生不稀奇,我一直相信,以我的先天条件和自己的努力,唱好花旦不成问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的他已经小有名气,拿到了全国红梅杯戏曲大赛二等奖、宁波市迎奥杯越剧大赛银奖、台州市第四届越剧演唱大赛“十佳”选手称号等十多个奖项,也有了一大批的戏迷朋友,遍布全国各地。每逢过年回家,他总不忘为自己的乡亲们表演上一段,这也成了村里少不了的一项娱乐活动。
虽少有成就,但曹杰仍未懈怠,每天坚持练嗓子。他说:“有句俗话,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我可不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荒废掉成绩。”有意思的是,三岁的侄女受他影响,也迷上了越剧,只要他一开腔,旁边必定站着这个“小不点”,跟在他身边煞有其事地学唱开了。
“我还有一个梦想,那就是上央视的‘星光大道’栏目。只是一直以来,我在动作方面还很欠缺,表演能力有待增强,等我在这方面学有所成后一定去,哪怕三十多岁了,我也要去。”曹杰坚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