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给角儿当高参

author
0 minutes, 0 seconds Read

现在的京剧、昆剧和许多地方戏曲剧种创作、演出不太景气,观众也日渐减少。尽管近年来国家用重金奖励剧目及艺术家,也动用了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但是,至今能称得上艺术精品的新创剧目还是很少,这不能不说是当代艺术家的悲哀。 当年,京剧的“四大名旦”和袁雪芬等一批地方戏曲名家,创造了艺术上的辉煌,而今天的“角儿”想在艺术上有大作为,为什么就这么难?有人认为是“时代不同”或“娱乐方式多样化”等原因造成的。不错,今天确实有影视的强势、流行歌曲的“泛滥”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等理由在冲击着戏曲,但问题是,今天的戏曲界本身并未创作出像“四大名旦”“南麒北马”拥有的大批经典剧目,像越剧《梁祝》、《红楼》,豫剧《花木兰》,黄梅戏《天仙配》,粤剧《关汉卿》那样的好戏来,看来,问题还是出在戏曲界本身。 那么,老一代艺术大家为何能为戏曲发展开启一个时代呢? 以梅兰芳为例,我认为他的成功,除了个人的天赋和奋斗精神以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拥有一批既不是演员也不是逢演必捧的“戏迷”(即现在的“粉丝”),而是为他个人创作服务的一个班子。这些人最早是从仰慕他的艺术开始,然后逐步来到梅兰芳身边,成为他创作上的“高参”“指导”。这个班底的成员虽并不始终固定,但人数却不少,其中就有大家熟悉的齐如山、吴震修、黄秋岳、李释戡、赵叔雍、张彭春、徐兰沅、冯耿光、王少卿、王燮元等。 这个群体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个人的文化功底深厚、艺术修养水平极高。出身世家的齐如山,祖、父两代为前清进士,17岁时入同文馆习外语,通晓德、法文,并曾出国游历,了解欧美演剧活动和剧场组织。1912年,他看了梅兰芳的演出,认为梅兰芳天赋太厚,“艺实平平”,于是便写信给梅兰芳,指出其艺术上的不足。而梅兰芳则虚心接受他的意见,并按齐如山的指点进行修正。这使齐如山大为感动,从此便“死心塌地”成为“梅党”,倾毕生之力参与梅兰芳的创作,当起了专职编剧。梅兰芳的许多剧目,如《天女散花》、《一缕麻》、《霸王别姬》、《西施》、《洛神》、《凤还巢》、《宇宙锋》、《花木兰》等都出自齐如山之手(有的是改编)。另一“梅党”徐兰沅,精通曲牌,又曾演过戏,他后来专司操琴,1921年加入梅剧团,与梅兰芳合作长达20多年,对梅派唱腔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梅党”王少卿,也长期为梅兰芳操琴,他创制新唱腔,优美动人,富于新意,如《贵妃醉酒》中的[柳摇金]曲牌,京胡用多种把位作各种变奏,十分动人。而吴震修、赵叔雍、李释戡、冯耿光等“梅党”成员,虽然并不是梨园界出身,但却是文化界(还兼政界、财界)高端人士,因此,他们能对梅兰芳的艺术施以高水平的扶助。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这群尖端水平的“梅党”帮助,梅兰芳最终成为一代艺术大师。 反观当今舞台上活跃着的一些当红名角,在他们的周围,除了围绕着一批忠实“戏迷”之外,高水平的文化人士很少能见到。有的人凡排一出戏,只听奉承话,发动一些没有耐心把戏看完的媒体记者进行炒作,听不进半句逆耳之言。有的则满足于身边聚一些“半瓶子醋”的小文人,这样的班底来搞策划、写剧本、编唱腔,自然就出不了经得起反复咀嚼的好戏。现在大家都认为袁雪芬是著名艺术家,她从事越剧改革成就巨大,而这也并不是袁雪芬一人之功,当年在她周围,可是先后汇聚了刘厚生(受周恩来派遣进雪声剧团)、韩义、南薇、吕仲、成容、陈鹏、刘如曾、幸熙、周宝财(琴师)、郑传鉴(技导)等一大批高端艺术人才。看来,今天的“角儿”要取得更大成功,身边有没有一个强势的班底,实在是很重要。 (摘自 《中国文化报》)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