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俏然立群芳嵊州市城南小学越剧特色教育十年回眸

author
0 minutes, 0 seconds Read

越剧如水,如水的越剧。 100年前,越剧从嵊州一个叫“东王”的小小村落泉涌而出,随千里剡溪,千回百转,穿曹娥,走钱塘,聚黄浦,最后润泽海内外。 100年里,越乡灵性的清山秀水,孕育、催发了越剧这朵梨园奇葩。无论男女老幼,人人会欣赏,个个能传唱,成为越剧之乡嵊州的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 在这样的背景下,在这样的氛围、这样的土壤里,一所具有越剧教育特色的学校随之诞生了。在短短的十年时间里,有数以百计的学生在各级各类越剧演唱比赛中摘金夺银,其中有2人相继夺得了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金奖! 她,就是嵊州市城南小学。 说起城南小学,就不能不提到“小小越剧团”。“小小越剧团”已经成为城南小学办学特色的一块“金字招牌”。如今,当你走进城南小学,一阵阵宛转悠扬的袅袅越音便会扑面而来,一张张秀美俊俏的小“梅花”们的演出剧照便会充盈你的眼眸——你不难发现:如水的越剧,就在这所坐落于剡溪之滨的美丽校园里欢快地奔流着…… 外聘行家辅导,内促师资提高 1996年3月,本着“弘扬越剧文化,推进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城南小学开始探究以越剧艺术教育为先导,引领素质教育全面提升的特色办学之路。“小小越剧团”应运而生。 “小小越剧团”要跳出“自我小圈子”,走向“精彩大舞台”——对于学校的艺术教育定位,城南小学的领导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更有着坚持不懈的追求目标,不遗余力地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 全国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范瑞娟,不顾年事已高,先后8次来校指导;学校还邀请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舒锦霞来校辅导,长期聘请市文化馆戏曲舞蹈部主任裘珍媛等担任指导师。学校每天下午安排一节训练课,从越剧的基本功——四功五法(四功即唱、念、做、打,五法即手、眼、身、法、步)等方面对学员们进行全面、系统、规范的训练。另外,对本校的专职辅导老师,学校创造各种条件,提供机会促使他们拜师学艺,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构筑育才通道,打造“拳头产品” 几年来,学校重视“人才”的发现、培养和使用,在小演员的培养上可谓化足了心思。 一是校园内外“觅”人才。学校领导和指导老师平时密切注意每年的新生来源,以便及时发现“苗子”,同时在各种比赛中“慧眼识才”,此外还到市区各幼儿园中挖掘可塑人才。对于这方面的特长生,学校通过各种优惠措施引进来就读,并为他们量身定制一套培训计划,促使他们尽快成才。 二是各类活动“炼”人才。如为小演员搭建展示和发展舞台,让她们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学校构筑了两条通道:一是参加公益友情演出。1998年12月,越剧《九斤姑娘》参加了浙江省春节团拜会的演出,博得省委、省府领导的高度赞赏。在首届中国领带节上,小演员表演的《祥林嫂》获得了全国政协孙孚凌的首肯。2004年4月,同志来到越剧故乡,观看了折子戏《相骂本》后,对小演员娴熟的演技赞口不绝。在嵊州、绍兴等地的重大节会上,以及街道和社区的重大活动中,演出更是不计其数。二是组织各类竞赛活动。学校每学期举办“越剧小明星”评选、“越剧大家唱”、“戏迷擂台赛”等。此外,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大赛,以比赛为契机,编排精品节目,打出“拳头产品”。《杨开慧》、《相骂本》、《西厢记·拷红》等多个经典节目,已深深地烙在市民的心中。 10年磨砺终成一剑,“娃娃剧团”果真搞出了“大名堂”。 迄今为止,“小小越剧团”已上电视80余次,被全国、省、市媒体报道达115次;学生参加各类演唱比赛并获嵊州市级一等奖及以上达150余人次;折子戏《相骂本》喜获浙江省家乡戏曲演唱比赛一等奖。2002年,11岁的沈晶同学荣获第六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金奖。2005年8月,9岁的周敏小朋友再度折桂。2003年和2005年,“小小越剧团”两度被评为绍兴市“十佳红领巾优秀社团”。 三是积极举荐“出”人才。为了让这些越剧幼苗能够吸取更丰富的养分,最大限度地发挥她们的潜能,学校积极向上一级艺术学校举荐越剧新苗。已先后向浙江省艺术学校等单位输送多名优秀学员,使越剧这朵艺术奇葩后继有人。 耕耘普及园地,全面收获精彩 一所学校特色品牌的打响,光靠培养几个“尖子生”是不够的,应该在普及和延伸上做文章。为此,学校致力丰富越剧教育的内涵,提升艺术教育的档次,逐步摸索总结出“点上提升,面上普及,线上拓展”的越剧艺术教育模式。 “点上提升”主要是培育“好苗”,打造“精品”。“面上普及”主要是立足于越剧艺术教育全员化。一是开展多层次、全方位越剧教育活动。学校利用红领巾广播台、雏鹰电视台开设越剧专题节目。通过“越剧沙龙”、“越剧故事会”、“小明星演唱会”、“越剧古装戏具设计比赛”、“戏迷角”等载体,创设浓郁的越剧教育氛围。二是立足课堂,开设越剧教育综合实践课,低段学生侧重培养兴趣,以越剧欣赏与简单曲目学唱为主;中段学生侧重学习越剧知识,介绍越剧名家,欣赏越剧流派并学唱;高段学生侧重学习艺术家艺德,学唱流派经典名段,提高学生的越剧鉴赏力。三是制定越剧考核“等级升降制”,对学生的越剧知识和越剧演唱进行考核,并纳入学生的评优机制。“线上拓展”,是从纯戏曲教育向“挖掘地方特色,弘扬越乡文化”延伸,利用嵊州越剧之乡的优势,充分开发越剧艺术教育资源,“面向本土、服务本土、发展本土”,开发了“越歌悠悠”和“走进越乡”等校本课程,并进行“越剧特色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课题研究。以城南小学教师为主编写的《小学生学越剧》经浙江省教育厅批准,已被列为地方特色课程,在全市小学四年级启用。 剡溪悠悠,话不尽万千风流;越音袅袅,撑起了城南越剧特色。我们有理由相信:城南小学的艺术教育必将伴随着如水的越剧流淌得更欢、更远……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