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偶尔赶热闹去K歌,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听戏,更确切地说,最喜欢听越剧。越剧,就像婉约清丽的江南之水体现了江南的本性一样,曲调和唱腔或清丽脱俗,温婉柔媚,或哀怨深沉,缱绻苍凉,或氤氲侠骨、柔肠百回……没有秦腔的粗犷浑厚,不似京剧的火红热闹,却在人间独享一方心灵圣土。
对于越剧的偏爱,源于学生时代的一个同学。当时十四五岁的我们正读初三,学习非常紧张,很少有听歌、唱歌的时间。但某个周末的夜晚,宿舍里居然响起了歌声,那歌声悠扬起伏,婉转顿挫,不是我们当时会唱的歌曲,又不是那时时髦的流行歌曲,也不是本地耳熟能详的黄梅戏。而是一种很不一般的唱腔,在我听来,竟是天籁之音!一打听,原来是一刚刚转学来的女生,在唱京剧《白蛇传》:“小青妹,且慢举,这——龙头宝剑——”后面的歌词没有听清楚,但我的神思一下被她和它牵了去……那天晚上,很久很久,我睡意全无,满脑子全是那美妙的歌声与有板有眼的唱腔,一字字一句句,端端勾魂摄魄。我想,坏了,我再也没有心思用心读书了,也肯定考不起学校了。那个时候的我们,一农村女孩,家里很穷,难得有书读。读书的目标,就是想中考能考上中专,跳出农门,那是我们最大的造化。但那天晚上,我却意外地没有好好学习,思想开起了小差。第二天,我昏昏欲睡,打不起精神。这时,另外一女生却在我耳边突然来了一句: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玲妹妹,你发什么呆呀?我一下回过神来:“你这唱的又是什么啊?”她大笑:“你个书呆子,只晓得孬念书!这是越剧,你连这个也不知道啊?!”那语气,分明透着几丝不屑:光成绩好有什么用?也就书孬子一个!我被她这种嘲笑的语气和眼神激得一下从座位上跳了起来:“你以为就你能唱啊?!我唱起来肯定比你们好听!”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冲胸而出,我决定,不仅要好好读书,保持成绩不下跌,而且,努力学习那好听的“歌”。
第二天,我特意让先前那个会京剧的同学教我,但一接触,才发现,她也就能唱那几句,才一会儿功夫就学会了。看来,她是不能再教我了。但那“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的越剧,可不能像这样直接去“拜师”学啊!怎么办?正在苦恼的时候,耳边又传来了那温润如甘霖的歌声。我会心地笑了:她在炫耀,不正好是我学习的好时机吗?就这样,几天过后,当她又唱的时候,我大声地跟着哼。她一愣:停下不唱,瞪着眼问我:“你咋也会我唱的这个?”我头一扬:“就许你会唱?你家买了呀?”说完,起身离开,把一大串问号和气愤丢给身后的她……
从此,我一发不可收拾,疯狂地爱上了越剧。刚刚毕业第一个月的工资大概60几元,就花了12元用来买一套越剧《红楼梦》的磁带。那是我一生中最珍爱的精神食粮之一。
如今的我,爱书,更爱越剧。书买了无数,有的好好的读着,有的,只静静地地搁着。而越剧,却再也没有买过磁带了。因为,磁带很少能排上用场。要听,上网一搜,一大段一大段,随你挑任你捡,想听就听。但是,怎么也听出那价值12元的磁带的心境和韵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