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艺馆新越荟建立首场演出遇见江南诗化越剧专场

author
0 minutes, 0 seconds Read

LED屏上展现着绚丽的背景,现场灯光配合剧情变幻调整,时而暗淡,时而璀璨。舞台上一对对佳丽相继登场,时而翩翩起舞,时而婉转低吟。所有这些或许很难跟传统的戏曲艺术联系到一起,然而这的的确确是一场集现代手段与传统表达于一体的诗化越剧表演专场。这也是群艺馆新越荟成立以来的首场演出。天津新越荟隶属于天津市群艺馆。是一个文化融合、弘扬交流戏曲艺术的全新演出平台。

这场演出齐聚了京津沪三地名气斐然的越剧票友,既是一次异地票友切磋交流的好机会,也是一次南北文化融合的尝试。

天津,本来就是戏曲大码头,天津观众懂戏爱戏那都是出了名的。源于江南的越剧,是否能够得到天津观众的青睐?答案是肯定的。越剧以其柔美、诗化的风格征服了现场的每一位观众。剧场中座无虚席,掌声不断,从观众一声声赞叹当中,我们感受到了越剧的魅力和演员们对越剧艺术的精彩诠释。

随着暖场音乐的徐徐响起,演出正式开始。《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读西厢》将所有观众带入到宝黛的爱情故事之中。根据鲁迅先生的作品改编的越剧《祥林嫂—洞房》让大家领略到了越剧在人物塑造方面的深度和广度。

《狸猫换太子—救孤》

随着演出的推进,观众们沉浸在折子戏的剧情里,或开心或紧张或悲哀或赞叹。北京的票友给大家带来了浙江小百花的经典剧目《红丝错—夜访》以及范派经典名剧《拜月亭—-踏伞》。这两段折子戏的共同特点是幽默、诙谐,引来观众们的阵阵笑声。同时,北京票友扎实的戏曲功底,地道的唱腔也得到观众们的声声赞叹。其实,北京票友在天津观众眼中并不陌生,他们经常会来天津演出,在天津已然拥有了众多粉丝。两地票友齐聚天津,恰恰说明了新越荟给身处异地的票友提供了非常难得的同台机会。

《草桥结拜》

票友实力也非常强劲,历史剧目《狸猫换太子—救孤》中有大段的水袖功和难度极高的跪步,对于演员基本功是非常大的考验,两位年轻演员轻松应对,轮番秀绝技,观众大呼过瘾。

新编历史剧《双飞翼—杏林重逢》讲述的是诗人李商隐的一段凄美爱情故事,这段折子戏中,花旦和小生需要用水袖来表达复杂的人物情绪,随着水袖的上下翻飞,两位主演娓娓唱来,可谓听觉视觉的双重享受。

提到诗化越剧,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开创了诗化越剧先河的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茅威涛。在她的作品当中,诗化两个字可以说达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今天,来自天津的两位票友,也把茅威涛的代表作之一《新编梁祝》当中最经典的折子《草桥结拜》带到本场诗化专场中来,舞台上,四个人的四把扇子,一会儿,如蝴蝶般翩翩飞舞,一会儿又交织在一起,组成美丽的画卷。人扇和一,如诗如画。演员、背景、音乐完全融合到一起,如行云流水般的表演,另观众们目不暇接,很多观众都纷纷举起手中的相机把精彩时刻定格下来。观众们不由惊叹,原来越剧还可以这样演。

整场演出的压轴戏是《新狮吼记—洞房》,这出戏讲述的故事源于《容斋随笔》,其实就是电影《河东狮吼》中古天乐和张柏芝所演绎的一对欢喜冤家的故事。两位主演分别来自上海和天津。一南一北,一生一旦。虽然有地域上的差异,但是爱越之心把他们两人召唤到一起。异地排练最难的是没有办法在一起磨合动作,但是两个人的配合珠联璧合,舞台表演天衣无缝。仿佛是经过无数次排练打磨出来的一般。可见两位演员都在台下都是下了苦功的。

一场成功的演出离不开台前台后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在这样一场演出当中,除了演员的辛苦付出,还有很多无名英雄在默默的付出,舞台灯光、道具、字幕、音响、串场缺一不可。新越荟的首场演出非常成功,这场带给我们一系列古典和现代碰撞、南方和北方结合的、具有全新尝试性质的演出,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新越荟的后续演出越来越精彩,同时我们也期待有更多热爱传统艺术、热爱中华文化的表演者、艺术家们加入到新越荟的演出中来,这里会为大家提供更加广阔更加多样的演出平台。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