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农村文化管理员能去央视表演?一开始听到这消息,有点意外,海宁农村文化管理员中虽人才辈出,然鹅能上央视却并不多。
带着好奇,记者找到了这位来自海昌街道东郊社区的农村文化管理员——今年43岁的殷晓虹。

来来来,一起围观下她在央视舞台上的精彩瞬间吧。

农村文化管理员为何能上央视?
殷晓虹家住硖石街道风和丽苑社区。从小她就是一位越剧爱好者。
其实殷晓虹原本的工作跟文艺一点都不搭边,但为了继续自己的爱好,在2011年,她辞去商场的工作,来到海昌街道东郊社区担任文化阵地管理员,将自己的兴趣与工作相结合。
这一下,她一颗文艺的心更加放飞了。

不过一名农村文化管理员要登上央视还是不容易的。殷晓虹告诉我们,她是嘉兴市戏剧家协会的会员,当时协会主席说央视有一档节目,专门挑选越剧爱好者参加,当时就想着自己爱好越剧,不妨去试试。
于是殷晓虹挑了一段自己平时唱越剧的视频,传到了报名平台。意外的是,没多久,殷晓虹就收到了央视的通知,她被选中了!从全国各地几千几万人中!
收到通知那天,殷晓虹正在家里做饭。看到从北京打来的电话,她刚开始还以为是电话,一下给挂了。直到嘉兴市戏剧家协会主席打来电话,她才知道自己被选上了。

虽然从接到通知到登台表演只有短短半个月时间,但殷晓虹并没有因此而紧张。她说:“都练了几十年了,不在乎这半个月功夫。”
越剧名家加了她微信
登上央视,她表演了一段《三看御妹?相思》,节目的播出时间是10月12日。
不过节目实际上是9月份录制好的。殷晓虹说,当时是三个人同台PK,一天就录制完成了。虽然最终没有通过PK,但最让她激动的是越剧名家吴素英老师还和她要了微信号。
“说我的嗓子真的很好,听到她的夸赞,我真的很意外啊”!

从小就是戏痴听茅威涛“走火入魔”
说起殷晓虹,相信很多海宁人都听过她的名字,她是咱们海宁的一名文艺爱好者。她的戏剧的热爱从小就开始了。
殷晓虹告诉我们,13岁暑假那年,去了杭州的姨爹爹家玩,姨爹爹是个老戏迷,殷晓虹去的第一天,就听到姨奶奶放着越剧片段。那时候就引起了她的兴趣。
有一次,殷晓虹听到了越剧名家茅威涛的《五女拜寿》。那一刻,用殷晓虹的话说就是“走火入魔了”。
“即使到现在,我也记得听到茅老师声音的那一刻,感觉那声音和曲调真的太优美了!”殷晓虹说。
△

之后,姨爹爹每天都会放越剧,每次一打开收音机,殷晓虹就立马跑过去坐在一旁跟着听。不知不觉,一个暑假下来,殷晓虹竟学会了唱越剧!
没走上专业道路但练习却从没停止
如果按照这样发展下去,殷晓虹或许会走上专业的道路。然而人生总有许多意外。
16岁那年,殷晓虹鼓足勇气去参加了海宁市的一个越剧比赛,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实力,进了决赛。
但决赛那天,殷晓虹太紧张了。愣是紧张的腿都迈不开,这次比赛也没比好。
这次比赛后,殷晓虹参加了海宁市的越剧团培训班。那时候,只要表现好,可以留下来。

因为路途遥远,最终父母也没答应,劝女儿打消了这个念头。 “哎,能怎么办呢?那时候我特别难过,很想去学,又不想让爸妈每天都提心吊胆地担心我。”
回忆起来,殷晓虹自己也充满遗憾。之后,她开始了与越剧没有关系的工作。
放弃商场工作当起文化管理员
虽然和去艺校学习的机会擦肩而过,但是殷晓虹并没有放弃越剧的喜爱。在她的心里,越剧成为不了专业,但那也是自己一辈子的爱好!
所以,殷晓虹就开始自学。她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计划,每天晚饭后,就听磁带,学习一两个小时。
她白天学习、工作,晚上回到家就听磁带学习越剧,往往一学就是三四个小时。家里的磁带也越堆越多。她说,很幸运,她也遇到了对她帮助
的老师。不光在唱腔上,在形体上,海宁市文化馆的吴晓燕老师,原海宁越剧团的张克勤老师、郭学新老师,浙江昆剧院的杨崑老师等都对殷晓虹提供过很多的帮助,殷晓虹也一直很感激他们!

学习的同时,她也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和演出,锻炼自己的表演能力和胆量。2000年,殷晓虹还参加了全国越剧票友大赛,在全国的越剧爱好者中脱颖而出,获得了金奖。
唱越剧越久,殷晓虹就越发能感受到越剧之美,心里渐渐有了想让更多人了解越剧的想法。
于是,2011年,殷晓虹辞去了原本安稳的工作,来到海昌街道东郊社区担任文化阵地管理员,将自己的兴趣与工作相结合。
“我发现咱们社区的居民,特别是年纪大一些的,都很喜欢越剧,经常会收听收音机里的曲目。”殷晓虹说,在当上文化管理员后,她就更好地唱起了越剧,她便利用自己身边的一些资源,为大家带来一些越剧表演。

她请来了海宁曲艺家协会的会员下社区为大家送戏,乐坏了一众老戏迷。《打金枝》、《十八相送》等越剧经典曲目让一些原本吃完晚饭喜欢窝在家里的居民在送戏当天都早早地搬着板凳来社区文化礼堂内占座,生怕自己来晚了没有好座位。
从越剧爱好者到央视舞台,这条路殷晓虹走了三十多年。殷晓虹说,其实从16岁那年登上舞台抖腿后,这一抖她抖了好几年,那几年真的好难捱。
所幸,现在她已经慢慢克服了。只要唱起她喜欢的越剧,只要和村民们在一起说起越剧,她就觉得开心。
舞台在哪里,心就在哪里。从殷晓虹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是热爱,什么是坚持上央视不容易,祝福这位越剧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