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萧雅不得不说的故事

author
0 minutes, 4 seconds Read

这个题目听起来很狗血,事实上,嗯,我是标题党。。。

知道萧雅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但成为雅迷只是最近。听起来好像很矛盾,其实不然,且听我从头细细说来。

二十几年前,我还是中学生。我家在山西,那时候电视正热播一个歌唱比赛,名字是什么我忘了,不过那个轰动,比超女快男厉害的多。 虽然那时候大家没有手机(连电话都没有),自然也谈不上投票,但街头巷尾讨论的那叫一个热火朝天。比赛里面有个唱“月亮走,我也走”的歌手是我家一致看好的对象,那时候电视的字幕还打得是“肖雅”,厉害吧,我的记忆力忒好了(其实是因为我也姓肖:)。那时候听说她还是个越剧演员,但也没往心里去。山西流行的是晋剧,和越剧不搭界。我所知道的越剧就是拍成电影的《红楼梦》,《追鱼》,大概还有一部《白兔记》?记不清了。

然后,时光飞逝,光阴如箭,转眼到了2010年,我也结婚生子,在多伦多生活了十年了。

前不久,和一群朋友网聊得时候,她引用了《锁麟囊》的几句词,我就忽然想听听这出戏,上youtube一搜,就搜到了2009年的春节戏曲晚会。听了迟小秋,顺便就打开了相关链接里的其他段子。忽然,一句“洞房悄悄静幽幽”把我秒杀了。顾不得正在看的《间客》,手忙脚乱地翻回去听那段唱。缠绵悱恻,缠绵悱恻啊,还有那眼神,又惊又喜,欲拒还迎(呸,呸,有这么形容滴吗)。于是上网搜,我搜我搜我搜搜搜,找了一大堆视频天天看到半夜。唉,那个山河恋。送信”的起腔“妹妹呀”太美了,恨不相逢未嫁时阿,如果十多年前,能有人对我这么深情地唱一声,我挟个小包袱就跟她走了,做百合俺也认了。

虽然吃鸡蛋可以不知道母鸡长得什么样,可喜欢听萧雅的戏自然就像知道她生活中是什么样子,于是我拿出做论文搜资料的劲头一猛子扎进了youtube,tudou,youku的海洋。看了n多的访谈视频,文章,博文,还认真地辩论留言。偶像的力量是巨大滴,我连考会计师的时候都没有这样的热情和严谨。这才知道原来此萧雅即彼肖雅(缘分阿),也知道了她一路行来的点点滴滴,心也随着她一起一落,感受着同样的酸甜苦辣。有一篇博文,谈及越苑往事,说萧雅出国其实是因为被团里打压,(我功课做的细致吧,此论不知真假,姑且信之)但所有访谈里,萧雅都说是因为自己想静一下所以才出国的。我想这个傻丫头真厚道,也真可爱。

虽然萧雅自称“雅姐”,可我总想叫她萧雅,或者就叫她“嗲嗲”,就像喊一个自幼一起陪伴着长大的小伙伴。白头如新,倾盖如故,谁说不是呢?

最后,感谢CCTV,感谢Google,感谢才子妹妹告诉我这个地方,and, the last but not the least, 感谢萧雅,让我认识到一个新而美的越剧世界。

另:recommendation: 我觉得那个《状元未了情》萧雅唱得很好,但剧情太太狗血了。萧雅要想出好戏,还是要好本子。现在的戏都没有体现出萧雅的特色,其实萧雅可以表达得东西更多,她是一个文化的传播者,不仅是尹派的艺术,也是这个艺术所承载的文化符号(这段话,我很晕,我究竟想说什么?)。看访谈说,因为大家都在改编《红楼》,《西厢》等传统名剧,嗲嗲说不能和姐妹们抢饭吃,所以不准备改编这些戏。我倒是想到了一个好故事,那就是“风尘三侠”,李靖,红拂,虬髯客,很古典啊,又有友情,爱情。李靖是小生,红拂是花旦,虬髯客是武生。还有郭沫若也写过很多历史剧本,虽然我不喜欢他,不过,他写的东西还是有那么两刷子的,也许可以借鉴一下。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