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上海越剧院“徐王版”《红楼梦》首演六十年,由上海越剧院携手北京正乙祠共同打造的古戏楼版《红楼梦》在北京正乙祠古戏楼正式唱响。当“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的经典曲调在三百年老戏楼的雕梁画柱间响起,观众们都深深沉浸于其中。更令人兴奋的是,昨晚,在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扮演贾宝玉的欧阳奋强带领着扮演妙玉、惜春、平儿、李纨、袭人、玉钏、龄官、坠儿和贾芸的87版电视剧《红楼梦》演员们,都一同来到正乙祠观看演出,与越剧中的“宝黛钗”和金陵众姐妹们首次相聚。
95后主演六十年经典越剧
始建于1712年的正乙祠迄今已有三百余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整体木结构的室内剧场,而与它同时代出生的曹雪芹,则在近三百年前写下了传世巨作《红楼梦》。正乙祠与《红楼梦》,分别作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文化历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价值,因此在正乙祠上演《红楼梦》,本身就极具意义。
而纵观百年越剧史,《红楼梦》更是经典之经典的主题,被誉为上海越剧“四大经典”。1958年,徐玉兰、王文娟在上海舞台首次唱响由上海越剧院原创的越剧《红楼梦》,此后该剧便成了红遍大江南北、家喻户晓的经典。2018年,越剧《红楼梦》迎来了六十岁生日,北京正乙祠向其发去了诚挚邀约,于是,便有了这版古戏楼版越剧《红楼梦》。
演出当晚,从青春洋溢的年轻人到白发苍苍的老者,各个年龄层的观众将正乙祠挤得满满当当。为了容纳更多的观众,正乙祠原先观众席的茶桌也被临时撤掉,换成了座椅。许多观众都对能在古风古韵的舞台看上原汁原味的越剧《红楼梦》十分期待。
此次来正乙祠演出越剧《红楼梦》的主演,是上海越剧院“第十代”徐王版《红楼梦》传承者俞果和陈敏娟率领的一众上越“第十代”青春新秀亮相舞台。“95后”的俞果和陈敏娟饰演的宝黛角色鲜活灵动、秀美养眼,一动一静皆是茂美芳华,在徐王派或高亢激越或温婉蕴藉的唱腔的映衬下,曹翁笔下的小儿女情态跃然眼前,令观众不由置身于“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大观园中。《宝黛初会》《读西厢》等折让不少观众跟随剧情会心发笑,而《葬花》《哭灵》等则以真挚感人的表演和深情隽永的行腔感动观众,令人潸然泪下。
上海越剧院院长梁弘钧表示,《红楼梦》是上越的保留剧目,已传承十代,他们十分珍视,此次在古戏楼以驻场形式演出,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去繁存精,因地制宜,追求精致化,灵动感,经典性,情景式”是此版《红楼梦》的演绎目标,为此,无论是演员阵容、内容编排、舞台设计,他们都十分用心,不敢丝毫怠慢,为了适合小剧场演出,特意针对场次和人物角色进行了再次浓缩和精炼,剧中的众多角色由11位演员出演,既再现了一人多角的传统表演样式,又创造了一次“微缩景观”般的舞台呈现,在100分钟的演出里,包含了《红楼梦》里的全部经典唱腔,希望最终为观众呈现一版青春扑面、精致耐看、有别于前的作品。
演出结束后,舞台上端庄俊朗、舞台下漂亮可爱的徐派小生俞果表示,这是她第一次在北京的古戏台上演出,和今年4月在国家大剧院演出的感受不同,这里“更加古朴幽静”,“有一种穿越回古代的感觉”“让宝玉身上的情绪更加浓稠”。出生于1997年,扮演林妹妹的新生代陈敏娟坦言,在这一方三百年的古戏楼中唱《葬花》和《焚稿》别有韵味,在这里看戏,观众会有一种裙裾暗香迫近眼眉之感,希望观众能够喜爱这版《红楼梦》。
欧阳奋强感慨越剧《红楼梦》是启蒙老师
昨晚,除了演员们的精彩演出外,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主演们的到场,也让演出掀起了一阵。在“宝哥哥”欧阳奋强的带领下,曾在9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扮演妙玉、惜春、平儿、李纨、袭人、玉钏、龄官、坠儿和贾芸的演员,都来到现场,在观赏完演出后登台与观众见面。两个经典《红楼梦》剧组的演员同台共聚于老戏楼,此境此景令台下观众无不为之感动。
如今已是知名导演的欧阳奋强感慨道,《红楼梦》给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文学滋养,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不朽名作。而上海越剧院的《红楼梦》对许多老百姓来说,可以称得上是《红楼梦》的启蒙之作。欧阳奋强自己对《红楼梦》最初的认知也是在电影院里看越剧电影《红楼梦》。欧阳奋强表示:“由徐玉兰和王文娟大师主演的《红楼梦》深入人心,今天,两版最有影响的《红楼梦》相聚到一起,十分难得。我想代表观众们向舞台上这些年轻的越剧艺术家们表示感谢,向今天仍在不遗余力传播中国经典艺术的艺术家们表示感谢!”
著名作家、媒体人杨浪在现场点评道:“《红楼梦》传播史上,有三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值得铭记,第一个是《红楼梦》从手抄本变成印刷版本;第二个是深入人心的1958年上海越剧版《红楼梦》上演,第三个是1987电视剧版《红楼梦》的拍摄和播出。今天,在这座三百年的古戏楼中,同时看到两版演员同台出现,是一个值得纪念和回味的夜晚。”
据悉,由上海越剧院联合正乙祠带来的古戏楼版《红楼梦》还将在正乙祠古戏楼持续驻场上演,宝玉、黛玉等将由上海越剧院“第十代”徐王派新秀王婉娜、俞果、陈敏娟、陈欣雨等人共同轮流饰演。(记者 王润)
(摘自 《北京晚报》)